三是持之以恒促进城乡融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四改”为抓手,如期完成309户存量棚户区、2320户老旧小区和10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县城区、广顺拓展区及威远片区各类管线普查共194.9公里。优化县城区道路交通,有序推进和平东路、和平中路等市政道路改扩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核子、付家院、中院等省州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金竹花园后续扶持示范点获州级一等奖,创新实施“青鸟计划”有效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教育问题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成功申报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示范县,并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全县行政村垃圾收运覆盖率达95%以上。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236户。
四是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2022年县“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让群众在发展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就业服务更加精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9万人,组织化程度达到73.5%,城镇新增就业2368人,解决公益性岗位4244个。针对今年受疫情冲击的返乡人员,通过园区吸纳、产业带动等多种方式解决再就业1.5万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提前申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并通过省级复核,新改扩建县六幼、县二中等14所学校,推动广三小、广一小合并办学;实施高中教育分类改革,创办县第四中学高中部,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再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县中医院、县医院传染病区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建成代化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完成新场村等6个卫生室建设,省级健康县创建、县妇幼保健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分别通过州级、省级评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持续深化。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扎实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60元/月、5280元/年,实现应提尽提、应保尽保。社会保险参保16.77万人,养老保险累计支付2.11亿元。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935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84万人。
五是千方百计防范各类风险。全力做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改,纵深推进“打非治违”工作,累计立案调查732起,停业整顿114家,关闭取缔11家,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力化解政府债务,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全面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审批,千方百计加强财源建设,全面遏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守橙”成果持续巩固。全力深化平安创建,开展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力保护生态环境,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广顺四寨村、核子村等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环保成效不断巩固,成功创建“贵州省森林城市”。
六是一以贯之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和兴“十风”治“十弊”工作部署,干部作风有效转变,部分单位和个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机关事务先进个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等表彰。率先实施全省统计现代化建设改革试点,“一张表”做法在全省推广,为基层有效减负。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主动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7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县乡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左右,干净干事、廉洁从政的政府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消防、武警、人防、双拥、史志档案、老干、民宗、侨务、气象、烟草、邮政、盐务、石油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总工会、妇联、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共青团、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单位取得新作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但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奋楫笃行,破解了一个个难题,闯过了一道道关卡,顶住了疫情冲击,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守住了安全稳定底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对口和定点帮扶单位倾心帮扶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参与、支持、关心长顺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要素依然趋紧。受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全县税收收入、基金收入不及预期、持续下降,加之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明显增加,我县收支矛盾、“守橙”压力明显增大。同时,土地保护和开发政策越来越严格,全县建设用地空间受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至今没有“扭负为正”,一批重点项目未能如期落地,严重制约了我县高质量发展进程。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全县农林牧渔产业附加值还不高、发展韧劲不强、潜力开发不够;工业产品层次依然偏低、产业链条偏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服务业总体不活,过度依赖非营利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同时,全县企业和市场主体实力偏弱、规模偏小等问题普遍存在。三是有效需求持续低迷。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投资市场持续疲软,项目投资支撑不足、民间投资信心不够、房地产投资连续下滑;消费市场持续低迷,批发业、住宿业持续负增长,特别是旅游市场同比持续下滑。四是干部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过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抓经济、谋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同时,我们在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民生领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