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稳步推进。全州率先出台“农业发展奖补政策”,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发展“果蔬肉药蜜”五大产业,壮大“八大农业基地”,打造“莫竹百里产业带”,培育专合组织132个,建设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种养业稳步扩规,解决“量”的问题。坚持“提品质、创品牌”,打好“五彩藏乡”“高原江南”等名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力度,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取得SC认证,成功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地理标志商标2枚、有机认证产品8个,农产品竞争力、产品力不断提升,解决“质”的问题。建成电商服务中心,顺畅“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双流、中山开设专柜,进驻“圣洁甘孜”扶贫超市,在全州首推“一村一店一户一码”电商扶贫模式,20多种农产品走向云端,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解决“销”的问题。农业产值预计完成7.5亿元,较2016年增长1.82倍,年均增长12.8%,农牧民增收更持续。
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千难万难突破开发瓶颈,坚决关矿山、停水库,优化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招商难、建设难等问题,措普沟景区成功创建4A,夏邛古镇挂牌3A,格木草原评为“省十大最美草原”,实现景区零突破。完成旅游资源普查,投入5885万元建成海子山、德达、莫多等6个旅游综合服务站、55个旅游厕所,设立旅游标识标牌47个,改建民宿72户,实现设施大补短。强力推进文旅、体旅互动,天籁童声合唱团赴澳到台、弦子艺术团进京、藏戏团出川,成功举办大型歌舞、公益晚会3场,“中国好声音”3期,国际山地自行车挑战赛4届,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大力扶持民居、果庄发展,过境游客日益增多,旅游市场日趋活跃。接待游客34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4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70倍、190倍,实现人财双丰收。
五年开拓,基础设施更显完善、更有支撑力。强力推进水、电、路、通讯建设,全力打通阻碍巴塘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障碍。
交通条件全面改善。践行“基础设施、交通先行”理念,主动挤盘子、卡位置,川藏铁路进场施工,川藏高速过境巴塘,通用机场通过选址评审,第四机场有望落户,G318、G215、S459、S460相继上马,交通枢纽网络不断完善,群众出行更便捷。全州率先实现通乡、通村、通户全覆盖,通车总里程达2235公里,是2016年的1.5倍,新建公交站台48个,开通城乡公交、客运线11条,群众出行更通畅。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受灾道路修复等工程,解决畅返不畅突出问题,做到急弯陡坡有护栏、危险地段有警示、飞石路段有拦网,群众出行更安全。
水利建设扎实有效。投入2800万元改造自来水厂,兑现了“砸锅卖铁也要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的承诺,投入2173万元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3.37万人喝上干净水,生活用水更优质。投入3160万元,建设太阳能光伏提灌站7座,主动引水上山,缓解“山下水白流、山上土冒烟”困局。投入1.89亿元,建成巴楚河引水及渠系配套工程,启动东南片区引水工程前期,生产用水更充足。整合生态转移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莫多郎翁苹果产业基地水土保持项目,配套建设科学灌溉系统。河西万亩生态园水利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生态用水更合理。
电力通讯覆盖城乡。破解小水电、孤网运行、低电压等瓶颈。大力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累计投资1.8亿元,新建 35KV变电站 1座,改造线路680公里,逐步改善城市配网负荷承载能力,解决群众关注的供电不稳、停电频繁的问题,全面提升配电供电能力,电网覆盖更广泛。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新建移动、电信4G基站194个、5G基站23个,完成91个行政村宽带、WIFI全覆盖,实现主城区5G全覆盖、全县4G全覆盖,网络通讯更方便。
五年拼搏,社会事业更暖民心、更有向心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方面入手,公共服务向农牧区不断延伸,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践行“公共服务、教育先行”理念,坚持补短板、扩学位、抓普及,整合资金9.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0%,保障教育经费“四个增长”。改造提升学校39所22159平方米,增加学位供给,让学生“有学上”。压实“六长”责任,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八条规定”和“二十条指导意见”,坚决守住控辍保学、未成年人不入寺底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学生“去上学”。实施“三免一补”、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扶贫、双巴金鹏圆梦、优秀大学生奖励等救助力度,帮助贫困学生无忧入学、安心求学,让学生“能上学”。投入资金1850万元建设周转房138套,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实施“三名”工程、退休教师奖励等十条激励政策,加大培训力度,全力建强教师队伍,让学生“上好学”。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初高中升学率分别达到96%、93.5%,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
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县公立医院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配备村医,让群众看得了病。县医院、中藏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妇计、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乙。深入推进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建成中医骨科、血液透析、碎石等重点专科,实现重症病人不再赶成都挤华西,让群众看得好病。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严格落实“十免四补助”惠民政策和基药制度,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大病救助,贫困患者个人支付控制在3.4%,让群众看得起病。投入5000万元建成包虫病防控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等6个重点项目,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甲肝、麻疹强制免疫接种率分别达92.51%、90.85%,让群众少生点病。
社会保障不断延伸。扎实推进两线合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3%,药费报销1.16亿元惠及25.6万人次。加强优抚安置,重视退役军人事务,授予光荣牌635个,为58名烈士找到亲人,荣获“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称号,让社会群体“放心”。建成措拉、中咱敬老院,全面提高供养标准,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5亿元,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特殊人群“暖心”。开展就业培训352期6.3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240个,转移就业5400人次,为万名劳动者讨回4900余万血汗钱,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让就业人员“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