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白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4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4日

  在白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白玉县人民政府县长 阿央邓珠

  各位代表:

  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全县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战胜重大挑战、取得重大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十四届县政府始终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于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举非常之力、成非常之事,圆满实现本届政府届初的庄严承诺。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取得实效。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11.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1.33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长7%;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6.09亿元,是前五年的1.2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6年的1.7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01亿元,年均增长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6年的2.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64亿元,年均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6.2亿元,是前五年的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4884元,增长到2021年的36561元,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9173元,增长到2021年的15152元,年均增长8%。经济实力连续3年保持全州第5位。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叶巴滩水电站加快建设,拉哇水电站、波罗水电站有序推进;呷村矿累计处理原矿300万吨、工业产值达33.3亿元,为县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农业持续稳定,完成播种面积25.94万亩,推广良种24.06万亩,牲畜改良和选育2.05万头(只),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粮食稳产总量达5.5万吨。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建成高原藏菊试验试种、白玉黑山羊保种繁育等7个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创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高原立体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生态旅游稳步推进,投入1.9亿元,一大批旅游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创建博美山等3A级景区2个,拉龙措通过4A级创建考评,全县A级景区实现了零的突破,宣传推介不断加强,“金沙林海·盛德白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累计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4亿元。改革开放创新推进。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国资国企、行政管理、农业农村、政务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22项改革任务,“两项改革”区划调整全面完成,“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清产核资村集体资产5317万元,股权量化130个村,流转土地5674亩。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厦门招商推介会等,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合作领域。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加强与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广东省中山市、成都市武侯区、杭州市临安区、川发展、旅游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帮扶单位(地区)合作交流,累计争取援助资金5亿元,实施83个项目,交流挂职党政干部458人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主体达2627户,是2016年的2.8倍。

  五年来,我们绘就底色、强化管护,生态建设成效卓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建设取得实效。累计投入4.4亿元,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白玉行动”,大力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完成天保工程、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公益林管护等38.7万亩,实施绿色通道植被恢复、路种花87公里,完成国土绿化工程32.2万亩,完成沙化土地、退化草地等生态修复1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4.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7.72%,成功入选全国50个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之一,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靓丽。生态监管依法从严。投入2500万元,推进和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等工作。严格落实林长制,常年管护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187.87万亩,实施草原禁牧补助38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418万亩,兑现草补资金1.95亿元。系统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制度和16条措施,依法打击查处各类案件56起,高质量完成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投入4156万元,配齐配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设备,火灾综合防控、扑救能力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持续加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空气质量、地表水和饮用水100%达标。从严网格化环境监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全面推进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依法开展长江重点流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投入资金1.3亿元,开展昌曲河等3条河流及6条支流综合治理,完成堤防工程1.2万米,新建护岸3000米,治理河道1.87万米,完成30座小水电清理整改。从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全县砂石资源实现国有规范经营。

  五年来,我们牢记宗旨、竭诚为民,民生民计全面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兜住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机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投入各类资金33亿元,强力推进“五个一批”,大力实施“七大攻坚”,全面建成基础设施等25类1000余个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75户、新建(维修)住房1842户,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和户户通生活用电、安全饮水、网络通讯、广播电视,确保了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和安全住房有保障。在贫困村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1.47万亩、专业合作社103个,26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县81个贫困村退出、2634户1271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脱贫摘帽群众认可度达99.94%,名列全省第二位,先后两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荣誉。教育事业取得成效。投入6.7亿元,建成三完小等81个项目,全面改善21所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教育基础设施7.4万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依法开展控辍保学,全面落实“三免一补”等政策,选送“9+3”和定向培养483人。兑现各类奖励资助资金648.5万元,惠及6224人次。注重教师激励奖励,引进教职人员213名,师资能力和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卫生健康不断进步。投入1.9亿元,完成县医院改造提升等12个项目,4家县级医疗机构创等达标,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医疗救助4585人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均等化进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3%、93.2%。强化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综合防治,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投入8237万元,建成县文化中心等7个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送文化下乡480场次、电影放映9048场次。申报国家和省、州级文保单位27处、非遗项目49个。白玉寺贺龙旧居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坡普马荣获“四川省第一批非遗体验基地”称号,“中国藏族金工艺术之乡”花落白玉。强化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全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保障体系提质扩面。投入资金5521万元,扎实办好省州民生实事;新增各类就业18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五险”参保全覆盖,全面推行“一卡通”,发放低保等救助补助资金2.15亿元;累计报销医保基金5058万元;安置居家养老服务5627人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回欠薪1067万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0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