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芦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2日)

  ——系统推进产业聚变工程,奋力构建绿色崛起的强力支撑。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持续推动工业项目大攻坚、主导产业大提升、优势企业大培育、园区发展大提质、要素保障大攻坚、营商环境大改善,引导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形成锂电、纺织两极支撑,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70家,形成现代轻纺、锂电负极材料两大百亿产业,整体税收规模突破1亿元,全面建成西南绿色智慧纺织基地、川西锂电负极新材料产业洼地,成功创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持续发挥食品药品加工行业“带动一产、联动三产”作用,加快农业园区省级星级园区创建进程,再培育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探索优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力争到2025年,食品药品加工及关联企业达到15家,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富民产业与创税产业的深度互补、共同繁荣。

  ——系统推进空间聚合工程,奋力开辟绿色崛起的适宜环境。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加紧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持续优化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格局,深度重塑山水人文、城镇乡村、产业生态区域体系,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和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落实长江上游生态保护部署要求,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0%。深入实施“小县优城”行动,聚焦“月季小城·色彩之都”建设,提升“一线一山一廊一河两城”[12]核心区,加快构建“三城两区、三山两河”[13]城市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佛图山城市公园、月季美食街、汉姜古城、根雕艺术城等城市“会客厅”。以城市格局重构为引领,推动城市面貌大更新、城市功能大完善、城市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大优化,力争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0平方公里。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成一批中心镇、重点镇。打好交通突围大会战,持续缩短芦山内联外通时空距离,稳固提升东融成渝“北大门”、西向拓展“大节点”区域定位,打造渠道更广阔、视野更广博、合作更广泛的开放芦山。

  ——系统推进引流聚焦工程,奋力展现绿色崛起的靓丽名片。紧盯重建十周年重大时间节点,加快包装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提升项目,全力打造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绿色产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五大亮点示范”,提前部署推动一批特色文体活动,全面展现芦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重建风貌,争取视野聚焦。紧扣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要求,在融合上下功夫,在路径上求拓展,在消费上挖潜能,突出“清凉康养”特色,围绕“一关一山一洞一斗一河”[14]世界级自然奇观,做好“四大文化”[15]“五大故事”[16]串联文章,精心办好系列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全力培育“六大经济”[17],打造成渝地区休闲度假清凉康养目的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500万人次,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45亿元,加快人气聚焦。紧抓项目招商,有效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想方设法构筑新的投资基础、开辟新的投资空间,力争未来五年,实施500万以上重点项目300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0亿元以上,实现投资聚焦。

  ——系统推进乡村聚能工程,奋力提升绿色崛起的成色成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心村、示范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惠性扶贫政策向普惠性民生政策转变、传统福利性政策向能力提升性政策转变,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小康成色。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力争到2025年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全省前列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越。围绕成都平原经济区绿色有机农业产业示范地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两品一标”[18]创建保护和产业化利用,全域推进“畜—禽—渔”特色养殖网状体系,沿河系山脉加快布局茶药种植示范带,力争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超过8万亩,建成百亩以上示范基地6个,生猪年出栏超过10万头,农民增收成效得到大幅提升。

  ——系统推进改革聚势工程,奋力积蓄绿色崛起的强劲动能。坚持用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县域发展效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新型监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更多事项,让有为政府更好服务有效市场。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用好水电消纳示范区政策优势,持续提升优势要素变现能力,不断为企业发展松绑减压。深入推进涉农领域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争打造一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示范村,再培育5个集体经济百万村。进一步深入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19]有效实现形式,准确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县属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围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开展自主性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系统推进服务聚心工程,奋力奏响绿色崛起的幸福乐章。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大民生项目实施力度,确保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超过66%。不断完善社保、医保、低保等政策和临时救助措施,让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更温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探索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坚决保障群众业有所就、劳有所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校点设置,提升硬件水平,保障教师待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本科一次性上线人数再提升50%以上,提振芦山教育信心。全力优化医疗条件,提升诊疗水平,全力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全力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全力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确保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双拥”模范城。持续加强综合减灾体系建设,擦亮综合减灾芦山名片,创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红色文化、汉姜文化、根雕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9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