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8日)

  ——优化园区布局。紧扣“1+3+N”园区发展思路,编制“十四五”工业规划和峨眉山经开区总体规划,推动峨眉山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绥山食品饮料产业园、高桥酒旅融合示范园、九里—桂花桥绿色材料产业园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打造竹叶青、农夫山泉、保乐力加多点支撑,逐步形成产业支撑有力、特色鲜明、联动发展的现代园区体系。强化园区保障,坚持“亩均论英雄”,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8]供应,实现项目落地即供地;积极争取水电消纳、直购电等优惠政策,用好“园保贷”[9]金融产品,用一流服务、一流保障创一流园区。

  ——创新驱动发展。聚焦“茶、旅、核、食、材、养”六大领域开展创新,支持“环境和矿产新材料联合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制造医用石膏、超微细碳酸钙粉体、玄武岩纤维等矿产新材料。积极探索双向兼职、人才驿站、周末工程师等灵活模式,持续实施“峨眉英才”培育计划,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团队和一流人才。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增专利授权量35个以上,加快形成“生力军”“新引擎”。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30户以上,全力争创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市。

  二、聚焦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加快成势

  文化旅游是峨眉的最大核心优势。立足提升文旅产业能级,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丰富文旅业态。高标准编制文旅专项规划,依托“释茶武药”四张文化名片,丰富完善“全域全龄全时”旅游产品。加快实施峨眉山交通能力提升、峨眉山康养民宿示范、峨眉山世遗文化展示、峨秀湖国家度假区提升、大佛禅院佛教文化展示、旅博天地景区综合提升、华西医(康)养示范、峨眉山茶旅综合展示、高桥里乡村旅游示范、峨眉南山旅游综合开发等十大文旅项目,积极引入安缦、丽世、既下山等高端酒店、精品民宿。力推金顶佛光朝圣、品茗论道静心等精品路线,培育一批数字文旅、禅修康养、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峨眉礼物、峨眉菜单、峨眉名店,促进“一流资源”变“一流业态”“一流产品”。

  ——壮大医康养业。拓展旅居康养业态,推动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医、护、养、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具有峨眉山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医(康)养旅游度假带,着力打造双福禅茶养生、峨眉医谷、高桥森林旅居等六大度假区,大力推进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莎蔓莉莎等项目建设,丰富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业态,开发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等产品,全力建设养智、养性、养心、养生、养颜“五养目的地”。

  ——促进产业融合。坚持“一产围绕文旅调结构、二产围绕文旅出产品、三产围绕文旅强服务”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旅游“大产业”生态圈,推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峨眉河双遗走廊带,办好巴蜀书画节、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文旅活动,讲好峨眉文化故事。推出水文化之旅、酒文化之旅、茶文化之旅,鼓励保乐力加按4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功能,支持农夫山泉、竹叶青等企业优化工业观光业态,引导具有观光性、体验性的企业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围绕茶、菜、药、果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普兴桃花、天全李花、简陋田野等乡村旅游知名度、影响力。

  ——优化旅游环境。巩固拓展峨眉山景区“四个100%”[10],持续提升旅游舒适度、便捷度。优化预定、导航、导览、导购等服务系统,完善国际化服务设施,培养多语种从业人员队伍,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建立景区村民、本地市民、涉旅经营户、旅行社等多主体合作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发展环境。塑造“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擦亮“有困难,请找我”服务品牌,全力“宠游客、护游客、暖游客”,让中外游客乘兴而来、高兴而归。

  三、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三农”优先发展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着力推动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做优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4100亩,粮食耕种面积稳定在26.7万亩、产量稳定在10万吨,菜、药种植面积分别达21万亩、5.7万亩,稳定生猪生产,新增“三品一标”[11]农产品3个。深入实施峨眉山百亿茶产业发展战略,提档升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茶+林”“茶+果”套种和“桉改茶”工程,提高茶叶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推动茶产业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让农业产业“旺”起来。

  ——扮靓宜居乡村。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加大农村地区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南部山区基础配套短板,全面提升村内道路、供水保障、电信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南部片区农村道路98公里、新改建村组道路50公里,建成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22公里。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深度挖掘乡土文化,保护好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历史街区,让群众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场镇提升行动,争创国家卫生乡镇8个,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7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