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8日)

  一年来,我们强保障、重均衡,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多层次健全民生保障。全年民生支出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7%。投入补助资金5945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6%;筹集资金800万元,助力马边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城镇新增就业94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发放社会救助金9000万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6%。全面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线,累计接种疫苗83.54万剂次,实现“零输入、零传播、零感染”。

  ——多领域繁荣社会事业。改造提升公办幼儿园12个、新增学位800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峨眉三小后校门及综合楼新建项目、峨眉二中(高中部)改扩建项目即将竣工,中、高考再创佳绩。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市中医医院综合大楼等项目有序推进,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4个。新开工全民健身场所4个,举办“2021年春联暖冬”等活动,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多维度加强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成果,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60起,社会治安持续好转。销号问题楼盘4个,景区违建农房专项整治基本完成,光辉、城西、菜场等安置点安置有序推进。化解信访积案53件,获评省信访“人民满意窗口”。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双福镇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大为镇楠香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群众”专项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700余个。严格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有序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乐山市委和峨眉山市委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进。

  ——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化解等重点工作,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11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会审制度,完成政府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379件。

  ——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加强审计监督,大力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完成项目评审649个,审减金额9900万元;深入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发现问题19项,涉及金额1046万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3]压减3%。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双拥、人防、消防、预备役和民兵、退役军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港澳台侨、民族宗教、保密、统计、档案、新闻出版、关心下一代、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历经了层层考验,完成了各项重任,干成了诸多大事、难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得到新提升。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景区管委会、驻峨部队官兵、公安民辅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峨眉改革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高能级、高带动性项目较少,产业能级还比较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够强劲;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事业存在短板;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治理任务仍然繁重。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将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决不辜负人民期望和重托!

  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1238”发展总体思路[4]和“一核一带四区”空间布局[5],紧扣“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6]“六保”[7]工作,着力夯实稳的基础、找准进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标,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标争创全国百强县年度计划,2022年预期目标是:经济实力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进出口总额达8.7亿元以上;增长潜力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1.12%;富裕程度方面,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39.7%;绿色水平方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9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5%以上,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分别降低7.6%、8%。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争创全国百强县,推动绿色工业提质增效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坚定“轻净化、高效化”发展方向,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支撑全国百强县的现代工业体系。

  ——培强优势产业。突出龙头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绿色材料、特色轻工三大特色产业,启动建设农夫山泉800万吨饮用水、中科乐美10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等重点项目,支持农夫山泉、峨胜水泥、竹叶青打造“拳头”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话语权。深挖企业潜能,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扶持保乐力加等10家企业升规入统。支持峨胜水泥、竹叶青、中科乐美等企业冲板上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7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