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8日)

  四是抓统筹、重协调,持续优化城乡环境。大力提升城市能级。科学划分9个城市更新单元,精心谋划6个片区综合开发,初步完成老城区城市能级提升总体规划和中央商务区、南小区等4个片区规划。启动实施凯旋路道路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二期等重点项目,老旧小区改造一期176个项目基本完工。稳步推进圣平岛开发建设,积极推动花花世界项目,圣平岛安置房二期加快推进,圣平岛大桥完成基桩施工。抓实抓好新城建设。坚持人产城境一体发展,高标准打造“现代产业新区、生态公园新城”,成功引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龙凤产教园,“龙跃凤鸣”文旅地产首期主体封顶。着力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编制永河、唐桂、龙老三大片区连镇规划,统筹推进永和家园、猪八戒乐园、遂潼涪江蔬菜乐园建设,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大力推动永河园27平方公里乡村振兴核心区提档升级,半隐山舍、课耕山居等特色民宿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河沙镇凤凰村、桂花镇桂郪村2个 精品村建设,桂花镇、河沙镇入库“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河沙镇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五是抓民生、添福祉,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成民生支出20.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8%。“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完毕,28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保障兜底,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资金6500余万元,复桥、仁里、河沙中心敬老院完成适老化改造,新增城镇就业8896人。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龙凤实验学校正式招生,全民健身中心正式投运,新改建幼儿园8所,完成薄弱学校能力提升10所,获评四川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四川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遂宁电影文化中心加快建设,电视剧《川流》在船山完成拍摄,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二级馆复核。区中医院综合楼主体封顶,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扎实做好两项改革(7)“后半篇”文章,完成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南津路司法所成功创建“全国模范司法所”,龙凤镇司法所被评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建立区乡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体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下降50%。科学处置民间投融资、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强力打击电信诈骗、“两抢一盗”(8)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六是抓服务、提效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事决策规则,依法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偿还、置换到期债务3.62亿元。大力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件,应诉行政诉讼36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6件、政协委员提案214件。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开展“排整提”专项行动(9),全力以赴破“六弊”、兴“六风”(10),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严格落实精文减会各项措施,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大力实施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11)建设试点,成功承办全省现场推进培训会,龙凤镇便民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试点示范便民服务中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精神,坚持把厉行节约落到实处,政府一般性支出下降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15个,审减资金9500余万元。

  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民族宗教、气象、保密、档案、机关事务管理、对台、外事侨务、地方志、供销社、邮政、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文联、社科联、侨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群团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船山部队、政法干警、武警、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船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工业支撑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特别是“新景源”问题的爆发,反映出我区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当前,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特别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12)等国省战略深入实施,必将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为我们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汇聚要素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加快破解制约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奋力谱写富民强区建设新篇章。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和我区实际,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粮食产量达13.2万吨以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222”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七大攻坚行动”和“六大对标竞进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打造“绿色产业新高地、川渝合作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7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