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濛阳新城。坚定濛阳新城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节点新城、成德同城化发展‘桥头堡’”的定位,对标国内先进新城不断夯实基础、优化配套、集聚产业,持续增强在成都都市圈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新城功能配套。加快推进濛阳新城片区综合开发,优化新城生产生活功能分区,科学布局新城生态绿廊和公园体系,圈层式布置商务办公、商业、公服及住宅。完善以凤凰大道、汉彭大道为轴的十字交通架构,有序推进濛州大道、飞星路等“五横六纵”新城主干道路建设。加快推动核心起步区成型成势。坚持“先基础后产业、先公建后房建、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全面启动6.9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扎实推进濛阳河、魁星湖综合整治,加快未来公园社区等项目建设,促进成都艺术科技城项目开工,确保城市会客厅建成投用,不断提升核心起步区承载能力。高质量发展新城产业。加快规划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有序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高品质产业承载空间。发挥蓉欧班列西向货源集散优势,着力发展食品加工、国际贸易等适欧适铁产业。立足成德绵南北主轴,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集聚,加快构建具有未来竞争力的新城产业体系。
(五)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做好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目标。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乡村宜居品质,以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心镇、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持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人口吸引力的同时,大力推动中心镇、中心村完善功能、协调发展,促进户籍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围绕中心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加快提升通济、丹景山、丽春、敖平四个中心镇承载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积极培育省级百强中心镇,鼓励征地拆迁、土地整理等项目建新区向中心镇适度集中,推动丽春先进制造业片区、通济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涵养片区、丹景山敖平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片区国土空间规划落地。依托中心村推动“一片一特色”差异化发展。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与特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科学选定中心村,统筹划分村级片区,突出精品民宿、中医康养等特色功能定位,完成桂花柒村、敖平紫音泉等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大力完善镇村公服配套。优化调整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实施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试点,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个,新建社区服务综合体2个,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等示范性社区,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不断提升乡村宜居品质。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加大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清理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新(改)建规范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100座,完成丽春、敖平等镇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完善镇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全域供水PPP项目,启动小鱼洞水厂建设,实施濛阳河流域沿线场镇入户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磁桂线、濛三线等燃气管网26公里,完成万红路等农村公路新(改)建60公里以上,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鼓励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持续完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和镇(街道)环卫一体化作业机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护社会化服务机制。
持续做强乡村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措并举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支持宝山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村。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市镇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建设,打造“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农村物流品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多渠道实现机制,高标准打造天府蔬香林盘聚落等精品林盘10个,确保新投运特色民宿10家以上,努力实现“一个聚落就是一个规上服务企业”。激发乡村内在活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好用活“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扩大整村授信覆盖面。鼓励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5%以上。
(六)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顺应全龄阶段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差异化需求,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推行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备案托育服务机构5个,加强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建设成都儿童友好社区试点研学基地,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增强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对3个敬老院实施护理型床位升级改造,推行医养康养、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及时精准帮扶救助残疾人、困难职工、低收入人群等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意愿的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推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全覆盖。强化居民住房保障,完成技师学院二期等安置房项目建设,新增建成安置房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上,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动社会事业提质。坚持以增供给、促公平、提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更具品质、更加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体融合”,优化教育评价办法,深化新建公办学校“一核二定三自主”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项目开工,启动南部新城小学项目建设,确保彭州中学(九峰书院)建成投用,新增学位3000个,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市公卫中心、市妇计中心、市人民医院等硬件提升项目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推进三级乙等疾控机构达标建设,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大文体惠民力度,启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在白瓷艺术中心等地新增公共文化体育空间4个,高水平举办白鹿音乐节,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惠民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