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努力拓展农村美。加强农房建设管控,坚决遏制农村违规建房。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好安全防护栏,通组通畅达100%。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抓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创建“美丽村庄”60个,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6个。持续推进下庄、摩天岭、小三峡、神女峰等特色产业发展区建设。
努力拓展产业兴。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守牢49.3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81.9万亩、产量20.7万吨。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自驾旅居等业态,开发看乡景、品乡味、享乡俗和忆乡愁等产品,培育乡宿乡游、乡食乡购经济,创建美丽休闲乡村3个,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先行区。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电商末端服务网点200个,建设农产品集散配送中心、产地初加工服务站点和田头市场,电商交易额达68亿元。
努力拓展百姓富。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产业、就业、金融、消费帮扶。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富农贷”150万元。管好用好扶贫资产,40%村集体经济突破3万元。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以上。办好巫山(烟台)乡村振兴学院,培训新型农民3100人。
(四)突出生态产业量质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稳定产业种植规模,优势特色品种覆盖率95%,建设国家级脆李种质资源圃。实施产品绿色防控,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100%,创建绿色食品2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2.5%,打造脆李、柑橘、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培育“一坛菜、一瓶酒、一包药”产业链,建成中药饮片、配方药物加工生产线,实施红薯、脆李精深加工和生物有机肥示范项目。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0%。构建产地到终端网络体系,建设产地集散中心、冷链仓储物流中心。
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小三峡景区建成旅游服务中心,升级大昌古镇景观。创建巫峡·神女国家5A景区,建设南北环线智慧景区,启动巫城文旅小镇、175文创园,提质推进南陵岸·竹枝村。加快建设龙骨坡遗址公园,对外展示高唐梦圆、博物馆二期。新建星级酒店5家,加快“江村”建设,投用三峡宿集,新增床位2000张。推进“快进慢游”,开通“直达车”“观光车”。开展“大品牌”“大节庆”“大活动”“大产品”营销,开展城市营销专项行动,办好第十六届国际红叶节、第四届李花节,培育“高铁游”产品,发挥“三峡之光”品牌效益,打造网红城市,购票游客、过夜游客、综合收入均增长20%。
高质量发展生态康养。健全“一带三心三组团”空间布局,完成整体修建详细规划。完善哨路组团基础设施建设,投用云栖广场综合体、摩天岭康养中医院,开放云上草坪、诗画漫道、矿山公园、林中花海,建成三峡云嶺、云居森林、研学营地等酒店,启动摩天岭接待中心、商业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唱响“巫山云雨”国际康养品牌,创建市级康养旅游度假区、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拓展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营销。
(五)突出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切实筑牢坚实的发展根基
加快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巫山机场新开通航线3条以上,执行率达65%。通车郑万高铁,安张铁路、沿江铁路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通车巫山至大昌高速,加快建设两巫高速二期、奉(巫)建高速,推进巫官庙高速、江南高速前期。启动红石梁和鳊鱼溪货运码头、江东旅游码头建设,建成水上综合应急救援基地。投用平桂路、桂花大桥、绕城路,加快高速公路连接道建设,新改建国省道12公里、农村公路100公里。
加快现代物流多式联运。构建航空物流通道,深耕季节性果蔬出境出国货运航线,推动深圳、烟台、武汉设点布网,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0吨。发挥“黄金水道”效益,新增货船15艘,货运船舶载重量达40万吨,水路货运增长43.3%。完善跨境物流集疏运通道体系,加快“公转铁”“公转水”联运,发展冷链物流、大件物流,新增货运企业3家,公路货运量达400万吨。
加快各类设施优化完善。加快庙堂、东坪、黑龙水库建设,推进孙家槽、黄草坪、大丘塝水库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改造220公里,城乡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9%。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新增改造配变32台,新改110千伏及以下线路110千米,实现售电量7.5亿千瓦时。完成天然气复线工程建设,新建天然气管线50公里,供应天然气达2100万立方米。加强燃气安全整治,建立泄漏报警装置管理平台。建成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大数据资源中心,新建5G基站175个。
(六)突出改革开放创新引领,不断聚集经济发展新动能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深化财税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管控财政支出,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和智能化。深化金融改革,健全普惠金融服务网,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亿元以上。实施国企改革专项行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国有企业收益由负转正。
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烟台·巫山特色产业园建设,推动特色产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建创新平台3个,启动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企业孵化中心、脆李产业研究院建设。引导支持企业“上云、上市、上平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R&D经费支出2000万元以上。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推动就业、养老、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金融、教育、医疗等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