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日)

  扎实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建立“1+7+N”专班运行机制和“两张清单”,“三个核心绩效”整体提升。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成投用,“141”基层智治体系实现全覆盖。完成55个区级部门核心业务梳理。滚动谋划“一件事”特色场景132个,“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纳入全市首批区县应用“一本账”,“五长制”数字化平台入选“数博会”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二)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工业强区劲足势好。聚焦构建“5+10+X”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6.9%。质效显著提升。五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95%,铜材料加工、特色调味品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税收21.5亿元、增长106.3%,九龙万博、国能万州、湘渝盐化纳税额分别达到5.1亿元、2.2亿元、1.9亿元。基础更加牢固。万州经开区获批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市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达到86.5%,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进一步彰显。实施“213”龙头培育行动计划,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长安跨越等3家企业跻身全市制造业百强企业,金龙铜管荣获“市长质量管理奖”、产值达到105亿元,九龙万博产值达到138亿元,结束了万州无百亿级企业的历史。后劲持续增强。完成工业投资75亿元、增长15.6%,湘渝盐化绿色固碳升级等5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鑫宝佳集成电路板等32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设立3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培育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3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新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1家、数字化车间5个。

  现代服务业恢复提振。聚焦构建“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商贸文旅持续火热。实施提升人气“十一条”措施,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5.9%、6.6%、14.8%、16.9%,新增限上商贸单位80家。引进知名品牌渝东北首店10家,新增“中华老字号”1个。举办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等大型展会活动26场次,实现交易额50亿元。天生城文旅街区成功创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三峡广告产业园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凤凰花果山晋升国家4A级景区,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2383万人次、增长37.9%。金融、物流、数字经济提速发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7.8%,实现保费收入55亿元,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会”获得现场授信87.8亿元,交通银行万州分行成功落户,英大财险万州中心支公司开业运营,两家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万州设立办事处、新增担保4487笔11.5亿元。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核心区加快建设,万州港集散转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市级验收,桐子园作业区升级改造主体工程完工,中通快递智能产业园建成投运,新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实现货运量1.3亿吨、增长8.3%。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万州云智算中心开工建设,新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4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农业发展量增质优。聚焦构建“7+5”现代化农业体系,加快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19.8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4元、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3:1。全力攻坚耕地保护恢复,完成“非粮化”核查整治6.3万亩,恢复耕地3.2万亩,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9.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生猪出栏量、水果和蔬菜产量分别增长8.3%、14.8%、5.5%,引导产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对优势农产品实行保底收购。三峡漓源、德康饲料等企业投产放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8%。新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万县胭脂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巴味渝珍”授权产品1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10个。

  (三)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2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91家,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首次获批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家。组建万州科创基金、全市首个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区县联合基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5项科技成果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2个研发项目纳入市级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重点专项,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2.9%,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5亿元。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三峡科创智谷”建成运营。成功举办首届三峡人才节,引进高层次人才399人,“平湖英才”增至208名,万达开科技专家库入库1004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增至3个。打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1316套。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大数据监管平台试运行,开展国有资产清理,盘活土地、房屋等闲置资产225.4万平方米,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市区县第1。深化园区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有序撤销渝东新区,逐步过渡到高铁片区“工作专班+运营公司”模式,实现主业更聚焦、运行更高效。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工业“标准地”出让7宗219.6亩,规上制造业企业亩均产值达到600万元、亩均税收达到13.5万元。转型金融首创7项创新成果,建立全国首个船舶运输业转型金融改革地方标准,建成全市首个转型金融项目库、企业碳账户平台,在全市率先发放转型金融贷款、累计额度11.6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增至128.7亿元。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奖补办法,12家企业纳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8家企业入选重庆OTC专精特新专板。新一轮镇乡街道财政管理体制运行良好。农村金融改革经验获国家部委推广,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在全市率先试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抵押改革,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认真落实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创新开展“百名青干进民企”等行动,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61项,“周六不打烊”事项增至234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7%,民营经济实现全口径税收51.6亿元、占全区比重61.1%。新增经营主体近2万户、总量达到14.6万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97.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2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