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30日)

  七是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严落实市委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五大行动”,下大力气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分别达到98.0%、100%。牢固树立真正过紧日子思想,市本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压减3.50亿元,综合压减率14.4%,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3.4%。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成效比预想的好。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激励感召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抓发展、战疫情、保稳定、惠民生,顶住了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谱写了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壮丽篇章。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巴彦淖尔建设与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前进路上无坦途。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最大问题是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充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进口资源落地加工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小,支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最大制约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最大隐忧是经济金融领域风险依然不容忽视,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乌梁素海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仍然脆弱。最大短板是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供给明显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大考验是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思考事物不够,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不足,对照自治区党委“七个摒弃”和市委“五个更好统筹”要求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在全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经济发展提档升级、赶超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按照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稳中求进基础上快进优进,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为中心,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为前提,以高品质人民生活为根本,以高效能社会治理为依托,以高标准党建为保障,锚定建设“四个区”“两个基地、四个集群”的目标定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2022年预算数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左右;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确定这样的目标,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现有产业发展状况、重大项目安排及诸多不确定因素,衔接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估计了困难和挑战,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树牢加快发展、大抓发展理念,主动调高标尺、自我加压、真抓实干。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靠项目带投资,靠投资促增量,靠增量优结构,以项目之“进”推动经济之“稳”。

  高效率建设项目。做早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全程跟进解决审批核准、要素保障、投资融资等问题,开复工重大项目194项,完成投资396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牧林水项目39项、含氟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项目39项、10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等能源项目12项、G110黄羊木头至磴口段公路等交通项目17项、公铁物流枢纽中心等物流项目10项、标准化厂房等城镇园区基础设施项目14项、水综合利用等生态环保项目15项、社会事业项目23项、保障性安居和房地产项目25项。新建5G基站800座以上。包银高铁巴彦淖尔站建成投运。

  高起点谋划项目。紧跟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导向,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做实做细项目研究策划,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骨架性、结构调整支撑性、产业集群主导性、公共服务普惠性项目,筛选甄别、调整优化、充实完善项目库,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支持范围。

  高质量招引项目。树牢大抓招商鲜明导向,围绕建设“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及12条重点产业链,紧盯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开展全领域全部门招商,全年引进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大力提升招商质量,做好在谈、签约、建设、运营全流程服务,新签约项目立项手续办结率、开工率力争达到65%、45%,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支持市、旗县区国有企业以独立投资、合作投资、要素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引进和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64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