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现代服务业新支撑。夯实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基础,巩固全省小商品批发业引领地位,加快玖鹰、汇鑫等传统商贸实体转型升级,引导线上线下融合经营,努力打造西北新零售业示范点。全力盘活火车站南岸广场及地下商业资源,拓宽招商领域,强化商业集聚度,形成星级酒店、购物步行街、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城区核心商圈,打造东区商业新名片。统筹整合城区与园区优势资源,借力“两业融合”改革试点,以链式链群为路径,建立紧密型对接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大力推动商务、信息、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康养、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争创产城融合先行区。
推动文商旅融合新发展。聚力文商旅协同集聚区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多元文化转化为文旅优势,做大做强文旅融合产业,在发展中促融合,在融合中促发展。用好用活传统文化资源,聚焦河湟文化特色产业,延展收藏、非遗、武术等特色文化价值,培育民族文化休闲、创意设计、民间工艺品等产业业态,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企业,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升文创产品供给质效,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媒体场景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东区故事”。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彰显形态颜值高、业态内容精、文态符号靓、生态环境优的“四态”特色,精心打造中下南关等具有“民族风情”“民俗风趣”“历史风貌”的主题文化巷道(街)。深入挖掘特色饮食文化禀赋,策划组织第五届美食节、传统美食厨艺大赛、十二“食”辰摄制等活动,吸引一批省内外“舌尖好味道”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东区美食圈”,深入推动美食名品“标准化”“品牌化”,赋予“老字号”新气质、“新字号”高品质,加速“圈粉”各地食客。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旅游客运、集散、中转、服务功能,力争全年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达230万、36亿元以上。
各位代表,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在建设产业“四地”中彰显东区担当、作出东区贡献!
(三)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始终对“国之大者”“省之大要”心中有数,全面落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城市典范部署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深入落实三级林长制,推动落实“林草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配合实施南北山四期绿化重点工程,完成灌木造林1000亩、森林抚育1.2万亩、林草有害生物防控2.5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37.5%以上。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品质,科学布局可进入可参与的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打造“绿心、绿楔、绿环、绿廊”等一批结构性绿地,配合实施湟乐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湟水河沿河功能构成,以“两河”高标准串联5个公园游园、30余处微绿地和绿道,推动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相统一。
加强生态系统治理。坚持“当下治”和“长久立”组合发力,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及中央、省级各类专项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及“回头看”,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巩固整治成果。落实北方地区清洁能源取暖任务,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完成“煤改气”治理101户、低氮锅炉改造337.8蒸吨。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严格落实“10个100%”扬尘防控措施,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力实施曹家沟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强化源头管控、执法检查等措施,多点发力推进水环境提质增效。实施入河排放口“户籍式”管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纵深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和后期管理,启动东胜谦信化工污染地块生态损害赔偿,加强土壤资源风险管控,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扩大高品质绿色建筑比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持续推动向“低碳城市”升级跃进,全力推进垃圾分拣中心及中转站项目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四)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在创新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用改革精神推动创新,用创新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破除制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把握内涵变化,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路径,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公平普惠”,更加注重“人人参与”,更加注重“宜居宜业”,找准着力点、突破口,着力打好“组合拳”,把营商环境的集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流程,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城通办”。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柔性执法,减少非必要的经营限制和检查。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