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甘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7日)

  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紧盯“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围绕5条产业片带建设,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育园区,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改造提升低质低效果园5000亩,发展蔬菜30万亩、中药材7万亩,建成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绿色果品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新建果园防灾减灾设施1000亩。培育引进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增果蔬保鲜库容1万吨。持续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安远特色产业创新示范镇创建。坚持以畜牧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个,完成粮改饲种植2.25万亩,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302万头(只)。瞄准“国字号”“省字头”品牌建设,全力创建“甘谷辣椒”“甘谷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以上,创建“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3个以上,着力推动“甘味”农产品基地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整体提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实施“8大行动”“7大工程”。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100个,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把握时度效,排好优先序,全力推进磐温路、安礼路、东川路、金西路、八大路、大像山至古坡草原旅游路沿线六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建设,高质量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68个,硬化村内巷道52万平方米。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完成农村改厕8000户。

  四、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提速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充分挖掘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引进头部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大像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程,争取一个周期内完成创建任务;加强古坡草原综合开发、毛家坪先秦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积蓄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建成投用县博物馆,放大文化品牌效应。加大剪纸、脊兽、砖雕、木雕、宫灯等文旅产品开发力度,落实景区景点优惠政策,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旅游消费潜能,充分激发疫后旅游消费活力,力争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

  不断做大商贸流通业。围绕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地,持续完善甘谷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城乡市场体系,谋划实施冀城大市场改造提升、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综合建材市场等项目,建成城区“特色小吃街”4条。争取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代流通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特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发展中央厨房、同城配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增限上企业8家,力争电商交易额达到23亿元。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金融保险、融资租赁、职业培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家政服务、餐饮住宿、体育健身、健康养生、养老托幼、信息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升级。

  五、着力提升建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紧扣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和全市“五区五中心”发展目标,围绕“一县一城三基地”发展定位,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风貌、壮大城市经济,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撑、特色小镇为补充的城乡融合空间布局。编制完成12个乡镇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不断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道路专项规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坚持完善城市功能与提升城市内涵并重,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举,加快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三区一村”改造,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全面建成福泽园、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等骨干项目;完成姚庄片区城市更新安置房主体工程,谋划启动车场街片区和杨赵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冀城路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新增住宅40.5万平方米。实施县府街、学巷、任家巷、孙家巷等5条老旧街区改造,改造老旧小区13栋444户。彰显特色、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推进城区绿化、美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地5处7.9万平方米,打造“口袋公园”4个。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启动实施富强路东延、柳湖路、福泽雅居周边等道路工程,全面完成南滨河路拓宽改造,着力构建级配合理的县城路网体系。建成机动车维修园区及配套新能源充电桩项目,配套建设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有效解决城区修车乱、停车难问题。谋划实施北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完成城区供热热网平衡及换热站自动化控制工程,整体提升城市集中供热比例和供热能力。加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弱项,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强化城镇综合管理。坚持巩固提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城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开展大像山镇杨赵村至三十铺沿线环境治理,重点抓好城西区、姚庄片区综合整治,着力消除城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广场等区域“城市八乱”。谋划实施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项目,加强便民市场综合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物业管理机制,强化“三无小区”管理,推动物业规范运营。加强城镇规划区管控,严厉打击私自买卖土地、违法占地、抢修乱建行为。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常态化推进“包街包巷包小区”工作机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56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