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元化发展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聚焦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积极融入全省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完成《子长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持续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发展,实施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改陈布展、文昌山龙虎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推进瓦窑堡老城下河滩基础设施建设、安定古城基础设施改造等工程,提升瓦窑堡革命旧址、钟山石窟等景区品质,切实把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推进食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切实解决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多、散、乱、差、监管困难等问题;建成子长小吃美食街区,推动子长煎饼、子长凉粉等特色小吃“走出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化消费增长三年行动,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养老服务、教育医疗、体育服务等消费,加大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行业纾困力度,尽快推动消费走出低谷、健康发展。健全县镇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促进城乡物流“高效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惠企政策红利更快更好直达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00户、“五上”企业7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3.3%。
(二)更加注重重大项目引领带动,在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按照“深谋、快干、提质、创新”总体要求,转思路、破难题、求突破,切实把抓项目、抓投资、抓发展的举措谋得更准、成效做得更实,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19个,其中新建项目92个、续建项目27个,总投资242亿元,年度投资114.8亿元;列入延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1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特别是涉及“城市有机更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安全饮水、生态环境”四方面的33个项目,我们将集中精力、铆足干劲,全力予以推进,确保将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围绕“四张清单”,建立完善领导包抓联系制度和专班推进机制,紧盯产业类、先进制造业、社会资本三个10%增长目标,充分发挥10个工作专班的作用,实行周安排、月调度、季分析,扎实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任务落实,上半年项目开复工率达到80%以上。认真落实新的统计政策,狠抓项目入库入统工作,确保项目投资应统尽统。二是狠抓项目谋划和争取。聚焦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绿色能源、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坚持用链式思维深入开展重点项目谋划提升行动,谋划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效益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抓住“十四五”规划调整机遇,建立纵向协调对接长效机制,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两大方向,到延赴省进京,积极协调跟进,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三是狠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以“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审管联动机制,优化调整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让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区域竞争新优势。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审批集中攻坚行动,持续实行项目调度会议制度,建立重大项目专家预审和联席会议审查制度,对于通过审查的项目,即时启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在更多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上见成效。同时,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力度,有效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的人和事,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三)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在提升城乡“建管治”水平上取得新成效。抓住国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机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着力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坚持城乡发展“一张图”,完成子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并充分应用基础信息平台,真正实现“多张图”向“一张图”转变。启动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抓好主城区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街景提升三个专项规划编制和设计工作,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管控土地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品质。二是着力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完善优化城市路网体系,完成芋则湾道路改建,加快推进210国道子长段建设和环城路网冯家屯至上冯家庄段改造项目,启动实施环城路网刘家沟段改造,“一点一策”治理城市拥堵。持续开展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桑树坪棚户区改造,硬化背街小巷7条,建设城区停车场6个,实施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区人行道和智慧路灯改造、主支街道路沥青罩面、城市园林绿化升级提档工程;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管线入地工程,统筹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等各类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注重在“一街一巷、一草一木”上改善城市品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推行“一镇一策”,加快推进智慧乡镇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乡镇特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增强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以“一区三线”为重点,实施“创文”短板提升工程,规范城市规划区内修理厂、加工点、废品回收点、料场、乱搭乱建等临时占地行为,下大力气抓“城市蜘蛛网”专项整治和高速公路连接线人居环境治理,深入开展“规划扩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行动,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目标,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绿化美化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公共区域常态化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机制,推动农村由面上清洁向村内户内延伸。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建成重点达标村10个、示范样板村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