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创新扬优势,动力矩阵加速构建
秦创原建设成果丰硕。在十三区县率先开展总体战略合作,“秦创原·莲湖科创中心”成功授牌。设立科创基金,首期规模1.4亿元。获批秦创原LOGO使用授权,区众创空间聚集区入列首批“秦创原总窗口协同创新基地”,“高压高速流体机械联合研究中心”获评省级秦创原重点项目。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1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81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个,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实现50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3%。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及时公布2022年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8.68%,全程网办率达到86.3%,252项高频事项下沉街道办理。推进身份证(营业执照)“一证(照)通办”试点,办事材料压减71.9%,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全省首家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首批推出128个高频民生事项,有效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难题。我区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交流经验。
南二环金融片区链式发展。厚植金融机构聚集优势,大唐西市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正式运营,陕财投、陕农担、陕再担、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即将入驻。成功引进陕金资、北京大岳咨询等优质金融机构7家,空天宏远基金签约落户。促成阿联酋投资局(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落地,将发起设立中国陕西——阿联酋“一带一路”能源产业基金,预计一期资金规模100亿元。南二环金融基金孵化基地初具规模。
大庆智路扬帆起航。坚持高起点推动,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定期谋划推进重大事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坚持高标准策划,聘请知名机构编制产业布局、用地调整等系列规划设计方案。坚持高效率实施,完成西电集团、火车西站632亩土地收储,数字出海产业园基本建成,大庆智路板块开发实现良好开局。
(四)系统治理提品质,建管水平全面提升
城市规划深入实施。主动衔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分区规划。优化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落实“五线”管控要求,核实绿地、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等强制性内容,确保用地深度和差异化指标符合规划要求。在现状基础上,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用地增加1245亩,绿地增加2700亩。衔接深化《西安历史城区(明城墙内)保护提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突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注重补齐设施短板、塑造风貌特色。
城市建设加力提速。更新改造有序推进,制定《城市更新片区年度计划申报工作程序》,农兴路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通过市级专家论证,周家围墙村等4个项目顺利回迁安置,惠及群众942户。基础设施有力提升,3个110千伏变电站扩建投运,新增供电能力15万千瓦。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3条,新增公共停车位1370个。项目风险有效化解,统筹推进23个风险房地产项目,按期交房2213套,4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优化社区配置,拆分9个大型社区,顺利完成新增12个社区“两委”选举和135名社区工作者招录。开发建成城市管理智慧系统,办案效率提升90%以上,全市城管系统法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新增绿地3.07万平方米、绿道3.5公里,建设提升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8个,生活垃圾分类“四中心一点”投入试运行。聘请专家团队驻区指导、精准防治大气污染,全年收获优良天数223天,比全市平均值多32天。
城市运行安全稳固。成立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消防所,动员4287家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为2797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安装智能独立烟感报警器。扎实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消防安全宣传实现进店入户全覆盖,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汛期亡人事故。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75件,解决信访积案75件。完成3728栋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
(五)人民至上补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居民就业稳岗保障有力。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开展各类招聘会9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132%。强化援企稳岗,为7033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2903.1万元、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1.3亿元。创新推行“1234”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实现家门口就业6000余人,经验做法受到省上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率先建成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区县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将防疫重心调整到“保健康、防重症”上,配设发热门诊、发热诊室50个,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推动区中医医院委托运营,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医工作室91个,打造“5+N”家庭医生团队154个,家庭病床建床558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扩容下沉。
优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校园5所,新增学位4290个。投入1.2亿元,提升55所校园硬件设施水平。新招录教师220人。深化“名校+”建设,3所学校完成“民转公”,庆安高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坚持“五育并举”,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3所。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成果上报国家教育部。
三级养老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建成区级养老机构9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127家,提供养老床位5297张。引导30余家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吸引社会投资2.54亿元,打造省级四星级养老机构2家。常态化开展“养老集市”活动416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长安闾里养老服务示范街区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
社会保障网络细密坚实。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673套,已投用520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698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88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试点。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5535万元,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投入792.3万元,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13个,帮助脱贫户稳收增收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