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5日)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着力打造更优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网上办”“就近办”“掌上办”,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市场主体成长计划和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探索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制度,依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开展营商环境创新专项行动,积极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五)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彰显世界人文之都独特魅力

  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史前遗址、周秦汉唐都城遗址、帝陵考古调查研究,做好太平遗址、秦东陵、汉文帝霸陵等重要考古发掘。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高质量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加快推进杨官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探索建立遗址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秦始皇陵保护展示水平,做好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建设高品质“博物馆之城”。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做优做强秦腔、西安影视、西安演艺、长安画派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建成“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打造西安大剧院、开元大剧院等文化新空间新地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办好第八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建西安关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挥文旅特色优势扩大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培育“三都四城”品牌,策划组织“西安年”“乐享消费·嗨购西安”等系列活动,让西安文旅消费市场“火”起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高品质演艺项目创新升级、接续开发,提高各类文创产品的受众度和品牌影响力。加快碑林历史文化街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大唐不夜城、北院门、钟鼓楼、永宁门等特色板块品质内涵和游客体验感,支持发展沉浸式、数字化文旅新场景新业态,着力打造老城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大力实施商圈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持续推进钟楼—南门、小寨—大雁塔2个都会级商圈和10个城市级商圈建设,创建不少于10个夜间消费聚集区。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实施商贸企业“内培外引”工程,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00家以上。

  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叫响做强“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品牌,持续推进沿黄城市带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合营销等活动,办好丝路国际音乐节、国际戏剧节、国际舞蹈节等品牌活动。举办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都市圈自行车赛和大学生足球联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打造世界赛事名城。主办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旅游局长交流会,办好“石榴花之春”中韩旅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扩大“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体现西安担当。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优做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撂荒地整治利用,新建高标准农田7.5万亩,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田12万亩,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设提升设施蔬菜3000亩,打造百亿级蔬菜全产业链。加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拨改投”力度,高标准建设农产品物流城,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建好西安(临潼)番茄种业智慧谷产业园,推动周至秦岭猕猴桃、泾河茯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着力建好县城做美乡村。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创建县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以完善县城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按照“5类11型”标准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聚焦“四项任务”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办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节,打造不少于3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一批望山见水寄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加快推进高陵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持续做好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联盟)2个以上,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开展常态化督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设立50亿元乡村振兴基金,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太仓—周至协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规划,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巩固深化峪口峪道综合治理成果,扎实推进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实施水源地水质提升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秦岭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探索秦岭生态和文化价值实现路径,坚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生态脊梁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54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