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甘肃省)武威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深度挖掘五凉文化核心价值,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建成投运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优化业态布局,开展战略合作,强化运营管理,创建铜奔马文化旅游5A级景区,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开工建设凉州会盟纪念地,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学旅游、康养旅游、非遗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推出一批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建成“智慧旅游”项目,实现一部手机游武威。打响“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品牌,放大文旅产业综合效应。

  (二)扩投资促消费,着力蓄积发展动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抓项目、促进消费、发展外贸,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和支撑力。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立足投资拉动型发展实际,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率,增强发展后劲。抢抓政策机遇,及时跟进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和投资导向,用足用好各类利好政策,深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格局,促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齐头并进、财源项目和公共项目协同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聚焦主导产业、社会民生、“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加大申报争取力度,落实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15亿元以上,政府专项债券22亿元以上,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加快释放投资效应。实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化管理,大数据精准调度,“亮底晒单”式推进,力争全年实施重大项目400项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兰张三四线铁路控制性工程新乌鞘岭隧道全线贯通,正线工程同步建成并具备铺轨条件。开工建设民勤通用机场、高铁东站站前广场,加快推进北仙高速武威至仙米寺段、G312线界牌村至安门、S585线干城至西沟等项目,建成西渠至收成、武威至下双、S308至直滩等乡镇公路。建成黄花滩移民区水厂、南岔河河道治理等工程,加快建设凉州区调蓄水池、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开工建设民勤深度节水示范区、古浪大靖河与调蓄水池连通项目。建设5G基站9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开工建设古浪330千伏、民勤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

  聚力精准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形成市级统筹、县区主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招商路径,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依托“链主”企业引进配套关联项目,瞄准央企、国企和行业领军企业,主动出击、精准对接,争取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带动型项目。借助商会、专业协会、武威籍精英人士的资源优势,加大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和乡情招商力度,高质量组织“侨资企业助力武威乡村振兴”活动。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见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6%以上。

  全力激发消费潜力。争取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支持现有50个县域综合商贸中心、大中型商场超市改造升级。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汽车、家电、餐饮等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扩面增量。发挥凉州老街、民勤苏武沙羊美食街等带动作用,培育壮大夜间经济。发展中央厨房、预约寄递、同城配送等新业态,满足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凉州六大专业市场运营水平,建设昊天二期、西北花卉等产地批发市场,提升物流效率,畅通市场循环。与京东、抖音等头部电商深度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孵化基地,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2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力争实现进出口增长12%。启动运营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完善陆港口岸功能,提升“天马号”中欧班列、中俄木材班列运营水平。依托木材、肉类口岸,促进贸易物流和实体加工类企业聚集发展,建设进出口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平台。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防贫监测农户户情信息系统,健全监测预警帮扶机制,落实教育帮扶、健康帮扶、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稳岗就业长效机制,织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做好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深化与天津市蓟州区、交通银行、中国中化的协作帮扶,在多领域精准对接、深度合作。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从“我要脱贫”向“我要振兴”转变。

  精准发力推进“五大振兴”。以产业振兴为本,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35个、示范性家庭农场70个,新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座、库容2万吨,使农户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以人才振兴为要,实施乡村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支人才队伍”。以文化振兴为魂,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整治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以生态振兴为重,集成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组织振兴为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0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