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也是推动“1188”战略落细落实至关重要一年。我们将按照市委二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以“质效双优、赋能奋进”为抓手,使出只争朝夕的拼劲,拿出比学赶超的干劲,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左右。
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发挥项目支撑作用,以更强力度蓄积发展后劲
——接续用力谋划争取项目。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政策衔接,着眼长远、紧盯当前,高质量策划项目200个以上,做深前期准备,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机遇,争取专项债券、中省财政投资有明显增幅。
——实施招商引资攻坚工程。建立“三个专班”抓招商机制,一个专班抓谋划、一个专班抓招引、一个专班抓落地。围绕1+4+X产业链,组建大西安招商联络处和长三角招商小分队,重点实施乙二醇项目二期等十大招商攻坚工程,引进更多清洁低碳能化、大健康、建材家装、新型材料、现代农业项目。落实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完成到位资金85亿元。
——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行动。围绕“财政保运转、融资搞建设”思路,统筹用好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等融资渠道,科学稳妥推行PPP建设模式,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强化“亩均效益”导向,加快“标准地”改革,提前储备更多“熟地”,有效盘活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充实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力量,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高质量项目建设考评机制,开展“比晾晒”活动,确保15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9亿元。
(二)启动工业倍增计划,以更实举措筑牢经济基石
——抓好煤炭稳产保供。推进下沟、雅店等3家煤矿智能化改造,支持大佛寺、火石咀煤矿分别创建一、二级标准化矿井,引导煤矿在保安全前提下满负荷生产。进一步提升煤炭洗选率,建成煤矸石制新型环保材料等项目,持续提高附加值。
——培育壮大首位产业。推动乙二醇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加快CFB示范发电项目建设、同步启动二期准备,提速建设油田助剂生产线,实施功能性化学品、高分子纳米新材料、树脂原材料等项目,发展光伏、风能、储能产业,主动承接化工企业外迁,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打造彬长旬清洁低碳能化基地核心区。
——做强骨干龙头企业。在建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壮大,确保液压支架生产线等项目早日进入成长型企业梯队。坚决落实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向企业精准选派114名联络员帮助解难题,推动停减产企业恢复生产,纳规工业企业10户,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30 亿元。
——提高园区平台能级。整合园区资源,挂牌成立园区管委会,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清洁低碳、大健康“一区两园”产业新格局。完成新民高端能化园区总规和详规修编,建设孵化园区,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确保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
(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更高起点实现民富村美
——坚决维护粮食安全。深刻理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担负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实施“田长制”,开展“撂荒地”整治,优化粮种结构,推广应用新技术,抓好重要农资保供,强化防灾减灾和收储能力建设,落实政策性保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0万亩、产量稳定在13万吨左右,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建冷凉蔬菜基地3000亩,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2000亩,确保蔬菜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突破3万吨。强化养殖企业规范化建设,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存栏稳定在5万头、出栏8万头。支持扩大特色作物规模,满足多元农业消费需求。
——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实施万亩“吨粮田”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高质高效示范田各2万亩。实施万亩高标准苹果培育工程,以“万元果”质效攻关为抓手,新建改建果园1万亩。实施万亩彬州梨振兴工程,加强太峪梨谷建设,提升韩家、义门梨园管理水平。实施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工程,在永乐、北极等镇发展中药材1.2万亩。建设现代农旅融合示范园、北极农业示范园。鼓励大田托管等经营模式,培育“百万元合作组织”5个,创建咸阳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个。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三落实一巩固”精准落地,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常态化开展查漏补缺,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设立专项资金防止因病因灾返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乡村振兴规划馆。编制34个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特色化、规范化建设村庄,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列支有效衔接资金6000万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村级主干道实现亮化全覆盖,建设美丽庭院1000户,争创咸阳市级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培养职业农民1000人。支持建设村史村风馆,评树一批文明村,不断提升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