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在守正创新中破浪前行、奋楫争先。具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稳定预期不动摇。突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和政策协同发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发展力量,全力拼经济、保持好势头,让市场主体信心更足、活力更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项目为王夯基础。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支撑,始终保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超前谋划、靠前调度,精心培育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更多实物工作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抓纲带目重统筹。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更加注重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保稳定之间的关系,决不能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坚持底线思维强忧患。把化险防变作为一切工作的前置条件,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着力提高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依靠正确策略、顽强斗争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让明天的新蔡更美好!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集聚集群为重点,着力夯实产业发展支撑。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工业、育产业、延链条,切实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聚焦食品药品、现代家居、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分类制定提升方案,推动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做优做强、集聚发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进亚特专用汽车产业园、乐居户外产业园等项目达产达效,熙泰科技、巨丰新材料、九星电力、奥田机械、致远制冷等项目建成投产,花花牛乳制品加工项目、新世康医疗设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以上。赋能提升传统产业。开展工业效能和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补链强链、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传统产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数智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实施爱民药业年产20亿支口服液生产线等30个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技改全覆盖,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智能工厂(车间)2个。谋篇布局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5G、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锻造新的竞争优势,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民营企业产业孵化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培育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全年新建5G基站200个,新增企业上云用云240家,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个。二是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强化招商引资县级统筹,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闽东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依托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园区,积极对接产业前沿头部企业、创新风口领军企业、细分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市场化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1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项目7个、亿元项目33个。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力度,在企业落户、人才、土地、融资等方面出台更积极的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集团或有能力的企业在我县注册设立企业总部。三是做优做强产业载体平台。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充分发挥开发区“管委会+公司”的优势,探索公司投资入股企业模式,鼓励发投、金财、城投等平台公司与工业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助力企业解决难题、做大做强。推进开发区企业用地清查整治,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对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推行复合立体开发、土地重组回购、“腾笼换鸟”“退二优二”等方式,清理盘活土地200亩、厂房5万平方米,力争全年开发区亩均税收提高1万元。支持符合条件的三产企业迁入开发区,增强开发区开放程度,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以宜居宜业为方向,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一是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扩大县级储备粮储存规模。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亿斤左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支持发展农业保险,提升农业防灾救灾减灾能力。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推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措施落实落地、到户到人,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开发式帮扶、志智双扶上下功夫,增强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管好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聚焦主导产业、补短板等实施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调优种养结构,着力培育优质小麦、水稻、红薯、蔬菜、中药材等种植产业,突出抓好生猪、奶牛、肉牛、肉鸭等畜禽生产。以“三链同构”为重点,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建成畜禽屠宰加工、番顺番茄产业园等项目;统筹“奶业、酒业、药业”振兴,扶持壮大花花牛乳业、蔡洪坊酒业、龟鹿药业等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29亿元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74%。立足资源禀赋,引导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设优势比较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形成县城经济开发区、乡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中心村产业车间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县级示范村80个,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四是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规范乡村规划与建设行为。加快洪汝河治理工程、平原洼地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国省干线路况三年提升行动,完善物流配送、城乡交通服务体系,打通城乡流通“最后一公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探索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完成市定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3个,整治提升“四美乡村”示范村20个,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