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宜居新田,推动城市品位再提档
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力争创成国家文明县城。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一主两副”城镇发展总体格局,完善13个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和“镇村一体”村庄规划、西北和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规划权威,把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
强化基础设施。拉通东溪街南(新嘉大道-云梯路)、叠翠街、陶然街等断头路,加快推进新嘉大道(田家路-公园西路)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有序推进示范性中学片区开发,稳步推进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实施秀峰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双胜河沿岸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县城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系统推进人行道、游道、慢行道绿化建设,打造城区公园及公共绿地5个以上,实现“点、线、面、圈”有机融合。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成曾山水厂二期工程,改扩建县城供水管网3公里,全面保障城乡用水安全。继续完善社会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公共设施,科学设置停车位400个以上。
强化精细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启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消除渗漏液溢流风险。引进光大绿色环保等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垃圾治理,探索垃圾填埋场库区垃圾腾退全量化。实施盛世龙岸溢流及主管修复项目,推进新田河污水管网修复工程。打造燃气智慧管理平台,探索城市智慧停车模式。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抓好窨井盖管理和厕位建设工作。严管重罚道路扬尘,提升环卫保洁水准,营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全力打造宜居新田升级版。
四、开创三农新局,推动乡村振兴再提质
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乡村。
持续深入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基层党组织力量,强化监测帮扶机制完善落实,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抓实“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扩园提质。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3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超过55%,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3.7万人以上。强化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规范、高效、安全运行。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向上争取涉农整合资金超过1.1亿元。加快推进毛俊水库新田灌区工程,力争年内实现通水。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新增耕地面积1000亩,有序恢复耕地2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园区水肥一体化设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S229、关口至黄沙溪等公路建设,做好S227门楼下至县城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农村公路三路建设,完成新路与撤并路17.13公里、旅游资源产业路8.4公里。实施安保工程186处,整治隐患总里程16.55公里。建设新圩上坪渠道、黄沙溪云邑山塘、大坪塘栗山头电排等五小水利项目70个,推进三井镇赤壁下、新隆镇山田湾水库等11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统筹建设电力、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10千伏门门线(门楼下变电站-门楼下乡政府)改造等工程,建成5G基站60个以上。
多措并举打造和美乡村。深入开展农村危旧房和旱厕拆除“清零”行动,改造农村户厕800所、公厕40座。完成枧头镇美丽乡村全域推进创建任务,新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9个以上。持续发挥乡村振兴月例会作用,大力整治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巩固乡风文明新成果。建立健全“田长+林长+河长”三长融合机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标本兼治保护资源促发展。
全力以赴开展灾后重建。实施“兜底保障、恢复重建、示范提升”三大工程,推进灾区富民产业发展、乡村风貌改造、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基础设施提质、应急装备和抢险救灾能力提升,打造门楼下乡至骥村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新田河门楼下段、骥村段河道治理项目,启动门楼下村小I型水库建设,分批打通舍子源-三塘源、小水干-槽头源、青皮源-两江口等交通堵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完善林区森林隔离带、防火带等基础设施。
五、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环境再提优
坚持“向南向海向外”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争当省市改革创新“排头兵”。
在对外开放上敢于争先。继续实行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驻外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抓好“湘商回归”和“集中招商月”活动,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工业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着力培育鲁丽、东升、和祥润等企业的外贸增长潜力,壮大外贸出口产业板块。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外贸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0亿元,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在深化改革上闯出新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振市场信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更加务实高效的“亲清”政商关系。开展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持续擦亮“一件事一次办”品牌,建好用好“湘易办”,推进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实行“跨省、市、县通办”。深化推广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优化提质工作改革经验。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紧密型医共体运转高效成熟。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县林业局机构设置。按照市政府要求,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八项改革,即:信息化统筹,工程监管防止工程超概算,风光新能源开发、矿产(砂石)资源统筹,国有资产资源清查盘活,平台公司转型,规范编外合同制人员工作,规划设计,财政性资金存款存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