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9日)

  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围绕电力生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高端商贸等产业,加强功能区土地、村集体产业用地等资源包装推介,运用社会化、专业机构招商等多元手段,促进中钒储能、安徽电气、人民电器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引进500强总部2个。策划55个重点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759亿元。落实“七个一”包保等工作机制,扩大“承诺可开工”改革覆盖面,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建强载体、精准施策、优化服务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循环。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用好各类政策工具,“一楼一策”做好在建在售项目“保交楼”,着力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住房消费潜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方面优化措施,促进公平竞争。加大纾困解难力度,积极兑现税费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减负担、稳预期、增动能。

  二是塑优势、铸高地,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层次、宽领域推动区校企融合创新,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增强科创平台支撑力。建成湖北洪山实验室一期工程,实现大北农科创园供地,延伸农业领域创新链;开工建设精测电子泛半导体研发中心。塑造理工智谷创新街区标杆,加快北港工业园升级改造,启动长江三峡科创中心A区、雷泰电力、高科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完成理工大孵化楼三期主体工程。

  增强创新生态吸引力。促进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充分调动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双创孵化载体积极性,推动企业依托生产线建设中试平台并对外开放;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路径,净增高企96家。完善优秀人才配套服务措施,评定1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和20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

  增强创新要素保障力。支持市场主体利用工业用地,建设科创小微企业园,发展数字经济、研发设计等业态。做大做强产业引导基金,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投风投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机构落户洪山,打造创投风投产业聚集地。帮扶25家上市后备种子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1家、报辅企业2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定期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开展“政采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项对接,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4%。

  三是重品质、展形象,提升城区宜居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更高期待为目标,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生态化提升,着力打造具有大学之城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区。

  构建基础设施新格局。推动街道口、省农科院等片区改造,加快张家湾玻璃厂宿舍片、181厂宿舍片、曹家湾片征收和4个生态底线区城中村“微改造”;以中粮科学院宿舍、轻工职院片等项目为试点,打造平方公里级更新单元;“三旧”改造房屋征收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市级重点工程征拆任务,保障轨道交通12号线、新港线、白沙二路等项目用地。进一步加密路网,开工建设北洋桥西路等15条道路,打通杨园南路延长线,建成桂湖东路等17条道路。统筹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新增泊位1.1万个、充电桩3200个。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完成2座新模式变电站土建工程,建成电力通道8公里。

  深化城区管理精细度。完善路长制,健全“1+2+N”工作架构,调动力量进社区、进门店、进楼栋,实现“一长带多员、一员管一方”。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和达标整治“双百”活动,及时整改各类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加强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实现“平安铁路、美丽铁路”常态化。推动2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新改扩建一批转运站。完善城市运服中心工作机制,强化智慧桥梁、智慧燃气、智慧环卫等技术应用,提高环境问题发现处理水平。

  塑造湿地花城新形象。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完善“四水共治”系统,谋划社区、背街小巷渍水点改造,推进南湖流域重点箱涵汇水范围混错接改造项目及巡司河水质恢复工程。落实“林长制”,对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新建2个综合公园、2个社区公园和5个口袋公园,续建张家湾人民公园等3个项目;建设白沙洲大道西侧、青郑东路东侧防护绿带;打造张家湾-白沙片区环形绿道样板;实施“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更大力度深化水环境治理。加强湖泊、天兴洲野生鸟类栖息地等湿地管理与修复,完善园林绿化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护体系,构建休闲、游憩、文化等多功能一体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四是强治理、促均衡,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把一切为了人民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统筹资源,创造条件,加强保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区,深化“区管校聘”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加快长虹高中、洪山四小等10所学校建设;发挥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委托管理及新建学校共同体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多渠道扩大公办学位,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巩固“无证园”治理成效,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探索特色办学。注重普特融合,构建以特教学校为核心、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教体系。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建强公共卫生体系。按期完成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和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迁等项目,力争完成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构建院前急救体系,新建2个急救站,推进区级急救中心建设。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完善特殊人群信息登记制度,推动医疗服务前移,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抓好“三明医改”工作落实。加强健康管理,开展“两癌”筛查、婚检孕检等服务,扩大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措施,强化医疗保障、药品保供、疫苗接种等措施,全力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47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