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拓展农村电商站点便民服务功能,推动农商互联、农产品上行。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整合县域物流资源,谋划建设县电商产业园,不断做优实体电商。做强城乡商贸圈,支持有条件的产业综合体创建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做好上蔡李斯步行街改造提升。立足重阳文化、李斯文化、根亲文化、伏羲文化、蔡国古城遗址等独特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申报专项债、高成长服务业奖补资金等方式引资推动李斯文化园、古蔡文化产业创意园、蔡氏根亲文化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状元红生态观光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
强化平台载体建设。以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契机,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6月底前完成改制。提升开发区水、电、气、暖、道路、雨污管网功能,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力推进开发区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让企业“拎包入住”“进驻即生产”。加快完善综合服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功能平台建设,促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力争完成工业主营业务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确保产业用地占比60%以上,切实强化开发区主战场作用。
(三)全力建设宜居城镇
全面优化空间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城市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做好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及建筑风貌管控;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编制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提高城市的系统性和“韧性”;特别是高水平完成滨湖新区的规划设计,按照“一心、一轴、环廊、五片区”的空间结构,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将该片区打造成为生态、活力、通达、宜居的滨水活力新城。
推动中心城区提质扩容。加快南水北调重阳水厂建设,确保丹江水源如期到达上蔡。全面完成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蔡侯路提升泵站及城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适时启动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完成一场三馆和蔡明园公园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谋划建设奎星楼停车场、文化路停车场、蔡明园停车场等,新增停车位300个。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改安置区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活动,高标准修编《上蔡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古城公园、凤凰城游园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创建绿色社区7个,确保城区60%以上的社区达到创建要求,力争拿下“国家园林县城”金字招牌。积极申报河南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夯实网格化管理责任,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突出抓好市政设施维护和环卫治理,更换改造1500个窨井盖。大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城市法治化、市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交通秩序、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建筑立面、广告招牌、施工围挡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科学把握供地节奏,满足居民合理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充分利用存量住房资源,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有序解决新进城群众、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坚持分类处置、分批攻坚,积极稳妥化解问题楼盘。
(四)全力深化改革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和办理深度,推进不见面审批,全面提升政府线上服务能力。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60个工作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工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出让,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深化“万人助万企”,促进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坚持政府带头重信守诺、履行合同,严控涉企收费,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力争我县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市第二方阵。
统筹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投融资企业改革和融资体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绩效薪酬考核,推动企业提升信用,加快推进2A级综合性平台公司建设。建立国有资产监管考核体系,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深化供销系统综合改革,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建立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有机融合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立三级联动联网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综合平台,实现对26个乡镇(街道)460个村(社区)集体“三资”的“县、乡、村(社区)”三级联动联网监管。统筹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部门预算细化、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争取省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县布局,力争完成净增3家省级创新平台创建任务。大力支持企业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深化合作,在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培育和认定,确保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增幅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