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提质创新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紧抓全省支持县(市)依托开发区培育主导产业机遇,以中垣环保生态产业园、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福通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为依托,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完成企业规范化公司改制2家,纳入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家,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能级。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行动,鼓励水天服饰、昌茂纺织等企业,在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深度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区块链等技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支持维俏科技、玖弘鞋业等一批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加快实施26个技改项目,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努力达到70%以上;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推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六新”要求,在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同时,瞄准新基建、新材料、新业态精准发力,补短强弱。在新基建方面,新增5G基站150个,助推“5G+”快速发展。在新材料方面,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氢能与储能和特种纤维、先进有色金属等前沿新材料领域,主动招引,力争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新业态方面,全力推动唯一网络数据载备中心、数字产业园、中国邮政扶沟电商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抢抓省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机遇,利用好大程书院和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故居等资源,积极申报一批重点项目,使理学圣地、鸿昌故里的成色更足。
(三)坚持“三农”优先,推进乡村振兴。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序推进干线两侧绿化瘦身提标,退林还耕。列出清单,动态监管,年内稳妥消化解决绿化苗木违规占用耕地问题,为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充分发挥灾后重建项目的支撑作用,完成38万亩Ⅰ类、Ⅱ类、Ⅲ类灾毁农田修复重建任务。认真开展农田机井排查整改“回头看”,确保所有机井能够正常使用,并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完成西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大良种推广应用和农业技术服务力度,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开展每月下旬入户走访排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整合资金2.2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等3大类20个大项目,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重要抓手,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2900人次职业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任务,安排公益性岗位2100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坚持科学统筹,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解决脱贫村和非贫困村道路基础设施不均衡问题。完成S222、S319等省道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大广高速扶沟北站建设,彻底解决县域北部广大群众出行不便问题。改造农村危房220户。完成农村改厕5600户。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化与国仁城乡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合作,选定柴岗乡塔湾村等10个试点村,发展生产、供销与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采取鼓励创业、培育产业、带动就业的措施,利用乡情亲情感召,让在外有资金、有技术的人员愿回来、留得住、发展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四)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好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建设宜居、韧性、智能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前瞻30年、编细15年、做实十四五”的编制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中心城区及13个乡镇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生态水系等6个专项规划,深入优化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规范引导城镇乡村规划建设、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抓实批后依法监管,增强规划刚性,杜绝随意变更。
加快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丁庄棚户区和马村干渠棚户区(东区716套)改造项目;投资2412万元,实施房产小区、人行小区等3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全面完成文化路、新华路、花园路、扶亭路、S102线城区段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改造提升项目,新建鸿昌大道西延、站前路西延、金海路南延三条市政道路,实施安罗高速至县城连接线(李堂段)两侧拆迁提升工程,推动城市路网优化升级。实施兴隆路、新华路等道路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逐步推进城市管网更新;加快推进城区六条沟渠综合治理项目,发挥排涝功能、生态效益。加快启动公共停车场、城市公交优化提升(一期)、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防汛除涝系统化治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