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要统筹推进,确保成效。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4.2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5亿斤左右。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方式,发展共享经济,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农户权益股份化”。今年,建成乡镇土地托管为农服务中心6个,土地流转22万亩、托管3万亩次。
推动产业融合。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进品牌强农,大力发展黄金梨、裕丹参、艾草、大白桃、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2-3家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产业强镇、产业强村,培育13个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支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支持人才下乡,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将农民嵌入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深化片区治理。坚持“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片区建设思路,统筹推进空心村整治、一户多宅治理,推动中心村提质扩容,融合片区建设与农村产业、全域旅游、撤村并居等要素,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8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引导社会资本下乡,积极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资金,整合各方资金,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寄宿制中心校、村卫生室、养老院、乡村快递、农村公交、通信、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十大提升”行动。加强传统村落、红色村庄保护,推进水系连通工程,打造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强力推进人居环境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净化绿化提升工程,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
(六)着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优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突出规划引领和刚性控制。坚持前瞻30年、编细15年、做实近5年,严守“三条红线”,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县城控制性详规,完成1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广阳小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三河一廊”等项目续建扫尾,推动智慧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高铁新城、产业新城、老城片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成在山路、公至路等16条道路,提升人行道、备用水厂、雨污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行“城管+”联合执法,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城市管理“1050”专项攻坚行动,治脏、治堵、治乱、治违,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确保2023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大骨干路网提升改造,推进方唐高速、方汝高速,启动外环路、干线公路服务区、G345方城至舞钢段改建、S231鸭河至柳河石门、四里店庹庄至前坪道路建设,建成环七峰山旅游道路花沟至尹店段,争取超硬材料产业园至南阳快速路、S328丁字口至鸭河段改建、辛店至四里店焦庄县道升省道等项目,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南水北调优质水进村入户工程、高铁新城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汉山水库建设。推进新基建,新建5G基站100座,加快充电桩和智慧路灯建设。
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的活力,源于经济兴盛带来的发展动力,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聚力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体娱乐等产业,探索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重点建好高铁片区钻石珠宝产业园,形成钻石镶嵌交易中心,做足产业兴城文章。
(七)着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
深化全域治理。完善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机制,建立环境质量定期分析研判和考评制度。突出抓好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控烟花爆竹,确保PM2.5、PM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指标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深化完善河长制“四制四化”,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出境水水质稳定达标,扛稳保障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厚植生态优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严厉打击“四乱”,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完成四里店镇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治理任务,露天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营造林4.36万亩、石漠化治理6300亩,打造赵河、券桥万亩农田林网示范方,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3个、乡村绿化示范村10个以上。
强化节能降碳。落实“双碳”要求,编制绿色低碳社区建设规划,严控“两高一危”项目,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动垃圾分类。开工建设静脉产业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地热能利用、屋顶光伏发电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