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招商引资。加强产业研究和项目谋划,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深入开展大招商。探索“驻点招商专班+产业园区”融合机制,各开发区组建“区中园”产业运营公司,加强与驻外办事处、商(协)会合作,确保项目招得来、能落地。完善招商项目调度机制,优化招商考核办法。全市签约主导产业项目350个以上,开工300个以上,各县区确保落地1个10亿元、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筑牢产业根基。
做优做强载体。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6月底前完成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批复。举全市之力建设豫东南高新区,打造零碳园区特色平台,全年落地5个10亿元、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推进明阳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科创12GW新型高效储能、现代智慧电网等项目建设,完成大健康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苏信合作产业园、新县“飞地”,探索片区开发新模式。积极申建固始化工园区,完成“电氢醇”示范项目。支持信阳高新区、信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电子信息和绿色家居产业基地。加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推动各开发区用好区域评估成果,动态储备1000亩标准地、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招引主导产业,加快提能升级。
提升创新能力。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新增省制造业头雁企业3—5家、单项冠军企业2—3家。加快福睿健康科创中心建设,组建知识产权学院,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20家以上,完成数字化转型项目60个以上,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力争组建1—2家院士工作站。落实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推动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协同创新。
(三)持续推进花园城市建造
全力补短板。全市新改建燃气管网244.5公里、供水管网245.1公里、雨污管网258.2公里,各县两年内完成雨污管网改建任务。实施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完成出山店供水、浉河北路供水主干管网延伸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排涝设施、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北环路改造,启动新十八大街(南京路至北环路)快速化改造,打通新八街、新十五路中段、新三十街南段等主次干道,有序开展破损道路修复。大力开展园林绿化行动,中心城区新增公园游园24个以上,绿地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
着力提品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先体检后更新,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全市改造老旧小区100个以上,建设充电桩(枪)1000个以上、集中式充电站25座以上。新编修编中心城区工程管线、绿地系统等17个专项规划,新增停车泊位1200个,完成155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确保通过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验收。打造“一带三区”示范片区,完成茗阳路(茶源路至鸡公山大街)、浉河南路(茗阳路至鸡公山大街)道路工程,完成高铁CAZ金融服务中心、华信商业广场和美好未来社区建设,推动科创新城环湖路、智慧岛科创中心产业园、信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北湖科创部落等项目建设,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
精细抓治理。建立“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域。发挥城市治理创新实验室作用,拓展应用场景。开工建设5G+智慧公交项目。深入推进城市深度清洁行动、市容市貌提升整治行动,出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推行柔性执法,支持开展特色外摆、特色经营活动,建设一批情景式街区、便民早夜市,让城市更有烟火气。配合出台《信阳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
(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扛旗
守牢底线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以上。开展石壁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灌区、东方河水库,加快建设袁湾水库、白果冲水库,持续推进南湾、鲇鱼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建设,提升防洪灌溉保障能力。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开展脱贫人口增收行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稳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完成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成乡镇政府驻地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实现稳定运行,科学布局自然村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深化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妥推进浉河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平桥区、潢川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加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引育留用”乡土人才、返乡人才,大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三星文明户”创建,塑造文明乡风。做实基层网格化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突出发展乡村产业。锚定农业强市目标,做强农业6大主导产业、6大特色产业。按照“六化”路径,培育招引优质稻米产业链龙头企业,实行弱筋小麦“六统一”经营模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渔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以上,推动红薯、中药材纳入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优培强茶叶、油茶龙头企业,统筹资源建设大别山实验室,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两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完成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抓好与正大集团共建百万亩绿洲米业工程,推动生态稻米、水产、畜禽等产业链项目落地。探索推广“三位一体”共富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扎实开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40家。
(五)持续推进交旅文创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