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立足现有优势产业,抢占行业发展风口,确保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锻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用好省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产业园支持政策,重点延伸信利、康佳“链主”产业链,力争集群规模突破260亿元。围绕海工装备制造业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运维企业上项目、延链条,力争集群规模突破150亿元。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支持华电、比亚迪等储能项目投产扩产,打造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协调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及5G智慧园区建设,新建5G基站600个,推动25家工业企业“上线用云、用数赋智”。把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谋划引进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环节突破抢先。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确保工业投资增长5%。全力以赴抓好技术改造,推动1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15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5%。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海迪时尚美都产业园、梅陇首饰环保集聚区、公平纺织服装产业园、可塘长桥珠宝产业园、陆丰电镀万洋众创城建设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化发展、智能化改造、附加值提升。大力发展现代食品产业,规划建设汕尾食品谷,培育一批食品加工、电商、冷链物流企业。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加快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汕尾基地、省质量监督海洋食品检验站(汕尾)、省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项目建设。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团打包”推动国家高新区申报工作,在广州、深圳建设和提升汕尾创新岛,推动陆丰市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设立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家,引进各类科研机构5家,开展10个省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设立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0家,推动15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增加30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加强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建好广东省科学院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2个协同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交易服务超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3500万元。推动红海湾实验室建成投用,新建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达到13家。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降低经营主体物流、用气等交易成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推进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深度融合,推动贷款余额增长10%。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新登记“个转企”1200户、培育“四上”企业180家。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行动,支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挂牌。高质量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四)攻坚突破“以进促稳提速”,有效有序扩内需稳外需
——提供有支撑的保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处置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完成土地收储1万亩、产业供地0.4万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0.5万亩,重点支持保障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以镇为实施单元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农村土地、闲置房屋、厂房等“沉睡”资产“变活”。强化金融支撑,推动信保基金在保余额增长15%,担保贷款12亿元,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为制造业重点产业融资10亿元。推进财源建设,加大土地、海砂、工程余渣出让力度,开发利用海域海岛等资源,不断拓宽财源增收渠道。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落实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每季度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三个一批”活动,全面做好资金、土地、审批等服务保障,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提前一年全部落地,抓好年度计划投资476.5亿元的367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粤东西北第一方阵。聚焦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等投资“倍增”,狠抓重大项目谋划,做深做实前期工作,推动更多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投向汕尾、纳入国家和省支持“盘子”。加快螺河-黄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完成市区供水节水改造(公平水库至汕尾管道输水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国道324线海丰县城至梅陇段项目,开工建设陆丰上英至海丰城东段、省道241线海丰赤坑至汕尾城区段项目,推进红海湾大道改扩建、滨海旅游公路汕尾品清湖南岸段项目建设。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做热假日消费,加快打造“周末游”网红目的地,深入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力争全年旅游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做强商业消费,推动海丰天虹广场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城区二马路等精品商业街区扩容提质,打造5条放心消费承诺示范街,推动乡镇商贸中心、农村商业网点覆盖率达80%。做旺餐饮消费,打造一批“汕尾手信”品牌,培育城区品清牛腩一条街等消费地标,引导特色餐饮、老字号食店、夜间消费集聚发展。做活大宗消费,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网络,新增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2家,促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引导房地产企业提高住宅开发品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统筹房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发展。做大电商消费,引导更多“汕尾制造”商品上线销售,推动网络零售额倍增。
——培育有动能的外贸。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加博会、“粤贸全球”计划等系列展会,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全链条服务好外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汕尾联动发展区建设,加强与前海、横琴、南沙等联动协作,开展特色化场景应用创新探索。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先行先试,加快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建设,组建市外贸电商协会,探索无票流通、珠宝饰品合规进出口等制度创新,确保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0%。加快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申报创建工作。推动汕尾港口岸扩大开放,争取建设煤、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