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9日)

  一年来,我们主动抢抓“黄金内湾”建设机遇,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加快打造高水平重大平台。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档升速,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完成立项前置审批,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建成,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全面封顶。滨海湾新区获批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水乡功能区两大市级产业基地呈现雏形,银瓶合作创新区土地整备步伐加快。积极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全面铺开深江铁路和深惠城际东莞段建设,积极争取佛穗莞城际、广深中轴城际连接松山湖。2号线三期、1号线一期加快推进。虎门高铁站、东莞火车站TOD项目进展顺利。莞深、常虎高速改扩建工程动工,莞番三期、狮子洋通道建设加紧实施,滨海湾大桥建成通车。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城市环境。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一期建成,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工程全面动工,黄旗南麓文体带香遇走廊二期建成开放。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卫作业分级分类管理,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完成119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新增停车位9.5万个。治理违建面积3274万平方米。不断深化台港澳合作和对外交往。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上报国务院,在全国率先启动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加强松山湖、滨海湾等省、市级港澳青创基地建设。与巴西新汉堡市等3个城市签署友好备忘录,东莞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拓展。

  一年来,我们主动践行人民至上,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构建“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全市实名登记用工规模超54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低保标准提高至1200元、位列全省第2,建成103个莞爱慈善驿站,“民生大莞家”获评全国首批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9所,新增公办学位7.9万个,公办在编教师招引人数超过之前6年总和。成功打造全国首个篮球城市文化节,创新举办250多场城市音乐会、露营节等活动。市人民医院BNCT治疗中心大楼主体封顶,市中医院国医馆正式启用。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民族宗教、统计调查、人防气象、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工青妇幼、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持续优化生态供给。建成碧道160公里,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示范段建成开放。全面推进林长制,完成银瓶山森林公园三期建设,企石东清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9个国省考断面Ⅲ类或以上水质优良比例达66.7%,东莞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市内50个重点帮扶村(社区)经营性纯收入增长29.1%,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2500亿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排名全省第1。88%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基本建成。对口支援林芝市巴宜区和三师图市、对口合作牡丹江吉安、对口帮扶韶关揭阳、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等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年来,我们主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强化末端执行中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全面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机制,12345热线服务质量跃居全国第12,人民网留言板办理满意率提升至97.5%。建立服务镇街、园区解决问题协调机制,收集问题近八成已解决或明确解决路径。建立企业市长直通车机制,有效解决一批募投供地、调容调规等难题。坚持主动担当作为。坚决落实市委关于提升末端执行力的决策部署,针对用地审批流程长、征地拆迁难、旧改热度低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质量强国建设、河湖长制推进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主动接受各方监督。228件人大建议和411件政协提案的办理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强化审计监督整改,9个政府部门接受巡察。从严开展政府过“紧日子”专项整治、“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风雨兼程、迎难而上,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各驻莞单位、驻莞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和支持东莞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面临形势来看,外部不确定性较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从发展动力来看,我市高度依赖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其它新兴产业尚未能挑起大梁。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中高层次人才供给仍然存在短板。从发展环境来看,区域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不容忽视,综合营商环境对比先进城市仍需加快优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粮食能源等方面还存在风险隐患。从群众诉求来看,教育、医疗、交通、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心关怀做得不够。从政府工作来看,惠企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需要继续强化,职能部门与镇街(园区)的协调联动需要加快改进,主动作为的锐气、攻坚克难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东莞在地理区位、产业配套、综合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更好发展。关键是要沿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7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