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0日在三亚市天涯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天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全区人民一起,直面挑战、团结奋斗、抢抓机遇,经受住了三次大考,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是在三次疫情大考中彰显“天涯作风”。全区上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我们创新打造出“‘硬核’攻坚+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防控模式,成功应对“0320”“0331”“0801”三轮疫情冲击,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由治到稳、由稳到顺的重大转变。特别是在“0801”疫情期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征用改造54个隔离点,1万余间隔离房间,筑牢13个攻坚堡垒点,实现5.5小时“追阳”锁定、2小时转移隔离的天涯速度,确保人员“应隔尽隔”;我们坚持生命至上,全区700余名医护人员和3000余名省内外支援医护力量用生命筑起健康安全的坚实防线,确保病例“零死亡”;我们坚持全民参与,全区2700余名党员干部、1000余名社会志愿者及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汇聚起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天涯区作为感染病例的“重灾区”,凭借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敢打敢拼的精神,以超常规的定力、毅力和耐力,有效控制住了“0801”疫情,夺取了战“疫”的最终胜利,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坚强领导是最大优势,群众理解支持是最大底气,全体党员干部的过硬作风是最大保障。
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考中检验“天涯韧劲”。我们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及时谋划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1]行动,全面落实各级助企纾困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触底反弹、迅速恢复。“0801”疫情后,在全市率先举行首场“双统筹”[2]百日攻坚大行动集中开工仪式,18个项目陆续动工建设。成功谋划61个项目纳入储备库,涉及总投资160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4万家。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7万元、2.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0.5%和2.5%,脱贫户人均收入2.1万元,同比增长16.2%。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基本实现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战略目标,保持了稳中求进、化危为机的好势头,充分体现了天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超强韧劲,为做好今年及“十四五”时期的各项工作,积累了信心、增添了底气。
三是在自贸港建设大考中扛起“天涯担当”。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标杆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园区引领区域发展,着力打造中央商务区、梅村产业园、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生态产业园、佳翔物流园等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为代表的空天技术园区,孵化322家企业,孕育知识产权300余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高技术效益型国际矿业集团,推动形成黄金产业精炼设计等高端制造环节集群,打造消费活力点和高端制造基地;以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片区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主城区服务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今年吸引1000余家企业进驻,世界500强企业达29家。自贸港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动,三亚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物流监管中心、反走私综合执法站肖旗港、三亚港全面开工建设,为锁定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目标、大力推动压力测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在积极应对三场大考的基础上,还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聚焦提品质、展形象,城市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市空间不断优化,三亚湾美丽绽放,“城市会客厅”形象凸显,凤凰岛桥头公园、小洲岛复绿公园、三亚港公园建成开放,南边海环河口、阳光海岸区域实现复绿。坚决打好“两违”[3]图斑整治收官战,销号“两违”图斑6800余个,销号率87%以上,拆除违建近1.9万平方米,实现新增违建“管控常态化”。14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投入使用,42个党群服务站(中心)挂牌运营,服务群众有了新阵地。交通路网加快完善,梅村中路、原天涯镇景观大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利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河西片区、凤凰片区雨污分流、管线下地整治项目完工。“创文巩卫”[4]工作压茬推进,环卫作业迈入“一体化”,城区环境卫生迈上新台阶,24个村(社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初步建成,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2.3万吨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理。
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城市治理管理更加精细,全市首创“共同规划、企业建设、政府监督、遏制增量”“三线”治理[5]模式,形成“儋州村经验”。有序推进吴春园、卓越新城片区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惠及1332户居民。西瓜、芒果村片区、抱坡新城等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征拆,拆除房屋面积13万平方米。建设街南段改造工程、G225海榆西线桶井段综合环境整治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背街小巷修补翻新1400余处,疏通清理下水管道近9公里,全区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完成全区3.9万余栋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并开展危房整治,成功将市三中、第二糖烟酒公司、交通局小区等D级危房的群众撤离,确保群众“住有所居、居者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