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特色服务品质。落实人才扶持政策,发放“英才健康卡”,加大对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生活保障力度,强化公共设施供给,引导人才参与文明创建,提升吸引力和归属感,让人才在南海舒心愉悦、安居乐业。规划建设人才主题公园等公共空间,发挥南海人才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等阵地作用,打造专业化人才服务载体。持续举办人力资源服务月活动,推行人才客户经理网格化服务,积极探索人才服务市场化模式,构建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
四、推动招商引资做深做细做精,打造市场化运作的高效招商模式,努力营造亲商、稳商、富商的良好生态环境
提升招商规划。落实省委狠抓制造业当家五大战略,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巩固汽车、泛家居两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链,做强智能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大力布局半导体、“氢”新储能、金融商贸、农业文旅四大未来产业链,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园区六大台柱子。抢抓佛山市打造“双十园区”机遇,高质量建设一批优质招商平台。精准出击,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百亿级龙头项目,突出开展“引进一家,带来一串”链主企业招商,真正做到招商工作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有力有效。
完善招商图谱。要精准谋划、心中有数,进一步明确“招什么”“到哪招”“落在哪”“如何落”等问题。完善南海招商地图,动态更新区内外“两高四新”先进产业链全景图谱。完善南海产业地图,集中展示产业规划、园区载体、重点企业、科技平台、人才团队等要素信息。
加强招商研判。优化区镇统筹联动的招商项目评价体系,综合评估项目的成长性、投资风险、税收贡献、科创能力。加强对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协议的合法性审查,以及签约落地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考核工作,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统筹招商资源。发挥区招商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政策统筹,修订“招商政策十八条”,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组合包。强化载体统筹,突出国资主导、先租后让,建立全区招商载体清单,加强招商指导与项目推荐。强化人员统筹,联动区镇两级经促、招商、科技、金融、发改、国资等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的招商力量。强化进度督导,做好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加强要素保障,促进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额不低于1100亿元,确保不少于8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均衡性、可及性,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事业建设
持续深化健康南海建设。提升完善公共卫生保障服务能力水平,持续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增医养结合床位700张,建设示范托育机构7家。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三级医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镇街医院打造特色专科,做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双轮驱动,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整合医疗资源,引导国资企业参与,撬动市场力量,打造医养、康养、休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公办教育资源供给,完成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12个、新增学位1.3万个;完成学前教育新建项目2个、新增学位900个。巩固提升“5080”计划[20]建设成果。深化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模式改革,推动“双减”走深走实,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高质量发展项目创建,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协同合作育人模式创新。持续开展师德教育,选树师德楷模,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南海。严格落实国家防疫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创新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深化社区治理改革,持续开展“创熟”工作和“百队千社万人行”志愿服务行动。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规范农村三资交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严厉打击违规交易、违法建设、造假逃税等行为。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推广“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治理模式,实现全区域、多领域综合应用。加快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坚决筑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粮食能源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高标准推进绿美南海建设。严格落实“双碳”“双控”政策。加快推进全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万吨/日,新(改)建、修复污水管网350公里,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1条,保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市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稳步提升。强化大气污染源头精细治理,继续紧盯挥发性有机物、建筑工地扬尘、臭氧等重点领域强化协同治理,不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大重农强农的支撑保障,扩大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美丽渔场,持续提升万亩花场农田环境质量,增强农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续提升“五边”[21]绿化美化品质,推进留白增绿、拆围建绿、见缝插绿。加快万亩千亩公园、秀丽湖库及万里碧道南海段建设,打造城市公园绿地、滨水森林廊道。
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开展乡村振兴大擂台活动,加大对镇街、村(居)考核奖励监督力度,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四小园”5000个,整治鱼塘3万亩,发挥“龙腾蓝海”“桑湾田园”“红色印记”示范带动效应。开展文化涵养、科学素养、美学修养提升行动,加强公共空间、乡村住宅美学设计。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持续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