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全力以赴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实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创优营商环境十条提升举措》,聘任4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生态。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11位。开展企业家恳谈会3次,企业家接待日10次,畅通政企对接渠道,擦亮满“淮”诚意营商环境品牌。新政务服务中心完成整合搬迁,市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案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市产投集团、粮食集团。绿金产业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新增新三板进层企业1家。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林业碳票实现首发交易。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典型案例。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27.2亿元,同比增长8.27%,登记科技成果620项,吸纳技术成交额增长200%。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15项,获批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企业研发中心1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3家,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227家。持续拓展工业互联网运用,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3356个,“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400家,华润金蟾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理士新能源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濉溪经济开发区入围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临涣化工园区获全省首个化工园区扩区筹建批复、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10强。
五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推深做实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西园中学中湖分校、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等4所学校建成招生,新增学位7200个。完成4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达标,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安徽省高水平高职学校,我市获批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市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牵头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濉溪县医院医共体被评为省级示范医共体,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考核居全国第2位。我市荣获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市。常态化举办“2+N”招聘,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18场次,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考评居全省第3位。积极探索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创新嵌入式养老模式,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市PM2.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8位,优良天数比例70.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治理入选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创新案例。建立群众反映问题信息联动机制,发布《每日民声》302期,解决问题1517个,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2%,降幅居全省第2位,杜集区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临涣派出所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段园零距离调解工作室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市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临涣镇“一杯茶”调解法获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成为全省继“六尺巷工作法”之后又一重要品牌。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过去的一年,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审计、地方志、科协、档案、外事、公共资源交易、公积金、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一年来,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创业者,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不同的岗位,奋斗拼搏、挥洒汗水,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六是持之以恒强化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对标沪苏浙,提振精气神,有力激发全市上下为尊严而战、为荣誉而战的奋斗精神!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居全省第3位,行政应诉纠错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坚持定期向人大常委会通报工作,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办理人大建议215件、政协提案138件。建立市长办公会听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制度,研究解决群众重点关切问题。举办产业发展、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等专题培训10次,市直部门和县区赴先进地区学习近200次,专业能力全面提升。以工业互联网思维开发应用政务督办系统,综合运用“限时反馈”“周督办、月通报”等方式,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清单化、闭环式落实到位。市政府网站位列全国地方政府网站第15位,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只争朝夕、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斗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淮北改革发展事业的驻淮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以煤炭为主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四链”融合还需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偏少,中小企业面临不少困难,市场主体培育还需进一步加力;高能级的科创平台不多,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区域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能级仍然较弱,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开放创新意识、争先进位意识、服务发展意识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专业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迎挑战、破难题、促发展,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