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决当好皖东地区粮食安全“压舱石”,严守耕地红线,提标建设高标准农田13.6万亩,确保生猪稳产保供、粮食增产丰收。加快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大力支持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省农科院凌家湖综合试验基地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新增数字农业工厂4个以上、应用场景10个以上;加速“小田变大田”及农业“大托管”改革;建成集销售、服务、零配件供应“多位一体”的农机综合服务市场。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围绕“5+N”农业特色产业,深推全产业链建设,新引进产业龙头项目5个以上,确保光明乳业一期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持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民宿、农家乐等农旅产业发展,以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等农业农村改革为抓手,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80家以上。
持续提升乡村风貌。塑造美丽乡村之形,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续建改造岱山、桑涧等中型灌区,竣工投用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升级改造9条、80公里县乡公路,全力申报第二批乡村道路项目,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更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厕3965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2个。铸造文明乡风之魂,加强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革除陈风陋习,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更多乡村治理样板。
扎实推进富民强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动态监测和跟踪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完善衔接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优先支持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富农产业。积极推广“强村富民”模式,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联村带农作用,把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他们留得住、能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5211”目标。
(六)奋力争先抓“双创”,激发创新型社会更强活力
深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业定远”行动向纵深发展。
打造创新高地。建设更多创新平台,高标准推进经开区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与合工大、安工大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充分发挥盐化科创中心、中科化学定远研究院支撑作用,新增“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以上。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0名。形成更多创新成果,严格落实创新奖补政策,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7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以上,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超15%,技术合同登记额超40亿元。
打造创业福地。搭好创业舞台,继续发挥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作用,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乡村振兴产业园等创业平台建设,打造市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3个,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用好创业政策,出台鼓励创业系列政策,营造一流创业氛围,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让有梦想、有技术、有市场、有能力的创业者在定远大显身手。育好创业人才,开展“新徽商培训工程”,打造一支熟悉市场、精通管理、闯劲十足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成为定远创业的“金名片”,力争引进名企高管等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个以上;拓展实施“新农人”计划,建立健全帮扶政策体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乡创客”和“带头人”。
打造就业洼地。吸引返乡就业,出台返乡就业支持政策,加大企业用工需求宣传对接,建设规范化、特色化、标准化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平台,全力做好返乡人员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吸引7000名游子返乡就业。鼓励就近就业,继续推进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实现1万名以上城乡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启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46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
(七)奋力争先优环境,培植可持续发展更好沃土
持续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环境,着力厚植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提升生态环境支撑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记绿色是“三色定远”永远的底色,坚决守护好一方山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断面、大气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向好;全力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打好生态保护主动战。实施池河流域、高塘湖水环境整治,推进城北水库、齐顾郑水库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平塘水库尾水湿地生态化改造。打好绿色发展持久战。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新增植树造林1000亩,培育国储林1.3万亩,再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推行坚果类林木,高质量完成5座矿山治理修复;把牢项目环评准入关,完成“双控”目标,推动建筑等行业领域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
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对标先进地区,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年度任务清单,不断扩大“亭满意·定放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000家以上。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扩大与沪苏浙等地“一网通办”覆盖面,丰富“跨省通办”线上专区服务内容。让企业帮扶更有力度,常态化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等帮扶活动,全面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帮助招工1万人以上。让监管执法更有温度,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积极开展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实现执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