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7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7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区长  孙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即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6亿元、与上年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蝉联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省首位,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3位、较上年再进一位。

  (一)勇挑重担稳增长,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扛牢经济大区挑大梁责任,千方百计挖掘内外需求潜力,发展韧性更强、底气更足。投资基础更加坚实。182个省市区重点项目预计实现投资39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3%,带动全区投资增长3%左右。扎实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5家企业获专项再贷款授信2.6亿元,222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65亿元、增长15%。发行专项债93.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国债等政策资金9.85亿元,总量居全市前列,有力保障40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建立高质量招商引资“一盘棋”落地机制,新引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180个、计划总投资766.3亿元,厚积发展新优势。消费市场更加活跃。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开展“惠享国庆”等促消费活动13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即墨古城、七星街获评青岛夜间消费特色街区。发展“温泉+冰雪”特色文旅,举办青春音乐节、流行音乐会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余亿元。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商零售企业超过5000家,实现网络零售额150亿元。贸易结构更加优化。纺织服装服饰业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用好外贸支持政策,6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免费申领短期出口信用险。跨境电商完成交易额16.2亿元,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68%,机电及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货物进出口增长3%以上。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协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50余亿元,银行机构新增贷款余额近百亿。新增备案基金30家,总量达到685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项目用地2300余亩,盘活闲置土地近2000亩。出台“才享墨城”20条和“金才通”10条措施,新引进各类人才1.5万人。

  (二)向海图强抓战略,海洋优势不断彰显。深入推进海洋强区建设,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30亿元、增长7%。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崂山实验室国内首发千亿级参数“瀚海星云”大模型。国家深海基因库、标本样品馆、大数据中心“三大平台”加速落地。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开工建设,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技科研基地全面竣工,中国计量院青岛基地正式落地。山东大学建成最大、最完整的“全球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新增省市创新平台6个,总数达到114个。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速。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汇聚成果3.6万条,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5亿元。省海洋物联网成果转化云平台正式发布。森科特国内首创网衣清洗机器人,“海燕”滑翔机入选市十大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园区加快推动。海洋产业进一步壮大。海上新能源开发有序推进,女岛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上升为市级战略。新签约双丰物探等涉海项目21个,海洋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居全市前列。涉海规上企业达到220家。青岛造船厂等3家企业入选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国信2-1”号养殖工船顺利出坞,海检检测获中国服贸会“发展潜力服务示范案例奖”。

  (三)新质高效强产业,实体经济不断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动产业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优势产业加快转型。整车产量突破45万辆、增长15%,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20%。奇瑞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突破180亿元,星途瑶光、风云T9、瑞虎8L等车型产销两旺,KD车间投入使用,零部件核心配套企业达到16家;一汽解放商用车年产14.5万辆,整车出口量增长60%以上,10万辆微卡项目落地建设。即墨卫衣入选山东电商产业带。即发创新中心全面竣工,酷特智能与华为开展深入合作。蚁家人品智公元互联网社区、共享检品仓投入运营。东方鼎信副食品集散中心一期开工建设。陆港现代物流园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中电建海上光伏项目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海尔新能源产业园全面开工。云路全国最大非晶带材生产基地建成投用。美谷生物、百洋制药三期主体完工。青岛即墨通用机场正式开航。国实科技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海尔施特劳斯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森麒麟数字化管理模式获评工信部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创新实力持续壮大。获市科学技术奖励9项、创历年新高,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80件。宇远新材料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海联金汇媒介热成型装备打破国外垄断。云路建成省企业技术中心,朗夫科技创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奇智获批筹建省重点实验室。精锐机械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8家、瞪羚雏鹰企业29家,新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突破千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70家,超额完成“十四五”高企倍增计划。重点企业做优做强。一汽解放进入全省百强,即发等4家企业入选全市综合百强,成信马达等8家企业上榜全市制造业百强。奇瑞等3家企业获批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云科智能入选全市新经济新锐企业。卓英社新三板挂牌,英派斯完成定向增发。

  (四)精耕细作优环境,城乡融合不断加速。坚持“对标主城、组团提升、全面融青”,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城市功能不断优化。11个项目列入国家城中村改造计划,马山新区安置区开工建设,营流路片区南安置区主体封顶,孙家官庄和磨市村完成选房回迁。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7处,惠及居民5977户,全面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大中修鳌东路等国省道3条,新建整修淮涉河二路等市政道路32条,地铁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8座车站主体完工。建成开放口袋公园9处。新增集中供热供气配套面积7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8.5公里,免费更换智能燃气表1.2万户、液化气安全配件18万户。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5100个、新能源充电桩3368个。新架设5G基站1000个。有力保障岛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拆除存量违建20余万平方米,打造“无违建”楼院30个、“零违建”道路13条。整修破损人行道40公里,整治违规户外广告661处,市容秩序群众投诉率下降19.7%。建成城区停车场10处,新施划停车泊位9500个。实施“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双覆盖攻坚,业委会覆盖率提高到83.5%。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总数达到44家。“采食即墨”授权农产品数量增至72个。国信、田瑞列入全国智慧农业优秀案例,地平线合作社获评全国首批科技小院。蓝村获批国家第二轮土地延包整镇试点,段泊岚创建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金口等3个镇街入选市现代设施农业引领镇。新创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1个,新增农村清洁取暖3万户,新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15个,新实施农房节能改造3000户。整修提升“四好农村路”209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实现人口全覆盖。生态环境巩固向好。集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做好扬尘治理、烟花爆竹禁放等工作,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2744辆,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改善8%、居全市首位。国省控断面、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标,宋化泉水库完成除险加固。鳌山湾生态整治全市唯一获批国家海洋生态修复工程。获评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县。蓝村污水处理厂完成改造。从严整顿非法洗砂。省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五)用情用力惠民生,社会福祉不断增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持续稳定在80%以上。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建成启用桃源小学等7处小学、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4000余个。试点建设实验学校东部分校公办寄宿制初中。即墨四中实现城区化办学。高考一段线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中心完成主体。区疾控中心、急救中心搬迁至东部医疗中心。区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与第三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创伤中心获评全省首家县域国家级中心。我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医保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居民医保生育补助标准提至3000元。社会保障精准有力。发放稳岗补贴3600余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2140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9500人。全力推进保交楼保交房工作,顺利完成年度交付任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124套,有效解决3000余户居民历史遗留办证问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残疾人补贴标准提升6.6%以上,惠及困难群众4.1万人。建成启用79处养老服务站,老年人助餐补贴扩至65岁以上。备案托育机构增至26家、托位总数5700余个。完成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200名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文明交通、移风易俗等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策划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5万场,柳腔历史剧《即墨大夫》获评省优秀剧目。田横祭海节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大欧鸟笼列入首批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全国最大矿晶博物馆试运营。第二十届全民运动会顺利举办,蓝谷半程马拉松等40多场体育赛事有效提升即墨知名度。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做好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全区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稳妥实施液化气企业规模化整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坚持有解思维化解信访积案。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成效明显。“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投入使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打击电信诈骗高压态势。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同时,审计、民族宗教、外事、档案、史志、水文气象、防震减灾、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六)蹄疾步稳促改革,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机制突破瓶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改革加快落地。“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等3项工作获省通报激励表扬。新型智慧城市等9项试点任务通过评估验收。新争创市级以上改革试点21项,总数达到54项。推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2.0审批,项目建设周期平均压缩2-3个月。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个转企”集成办等10个特色场景,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电子证照用证事项达到1912项。“综合监管一件事”拓展到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等领域。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依法行政纵深推进。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41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联动机制,全省赋予镇(街)行政执法权试点稳步推进。持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深入开展“三走”活动,为企业和基层解决难题700余个。优化群众投诉问题办理机制,12345热线、“即诉即办”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极具挑战、很不平凡,困难多于预想,但通过努力,结果好于预期。面对艰巨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迎难而上、顺势而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危机中觅转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振奋人心的发展答卷!成绩的取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不懈奋斗、创新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即墨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驻即部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困难: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稳增长压力有增无减;科技创新支撑还不够突出,新兴未来产业总体上处于培育期,传统产业转型任重道远;现代化新区建设面临不少挑战,全面融青还有很多短板,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三保”任务总体较重,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短板需加快补齐;统筹发展和安全还存在薄弱环节,城投公司债务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需常抓不懈;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23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