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西省)黎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3月26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3月26日在黎川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万国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攀高比强、勇毅跨越赶超,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干中有为、难中有成的精彩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增速位居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和6.8%。特别是我们提出聚力打好“七场战役”,成绩喜人、成效显著、成果颇丰。设立全国首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区域协同中心,荣获中国最美自驾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城,获批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全省碳达峰试点县、全省家居下乡试点县等试点示范。

  ——我们强工业、兴产业,跑出了快步向前的“黎川速度”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116”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1.5%,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总数破百家、达104家。成立陶瓷产业联盟,组建陶瓷集团,设立陶瓷产业研究院,举办中国(黎川)耐热陶瓷产业发展三十周年系列活动,首度参与耐热陶瓷行业标准修订,黎川陶瓷产业入选全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九州陶瓷荣获全省“赣出精品”名单,京尚陶瓷获批省级工业技术中心,帮企陶瓷“中华大煲”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耐热陶瓷产业集群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陶瓷行业知名度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家具配套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启动建设,海川新材料、协纺新材料等优质家具及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力邦科技、兴大科技等一批新开工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家具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我们拓增量、壮体量,汇聚了进位赶超的“黎川动能”

  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以工代赈等上级各类资金8.62亿元,额度再创新高。全面推行项目建设“两函一单”制度,127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93亿元,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和入统率居全市首位。实行多元化招商模式,新引进签约落地项目12个、优强项目1个,全市首例“四个一”科技招商项目成功落户我县。大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举办家装厨卫“焕新”、汽车置换更新等促消费活动,累计核销各类补贴、消费券1764万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户,拉动综合消费增长1.17亿元。深挖文旅消费潜力,接续举办唱响“红韵黎川”、煲都音乐节、全国百车自驾游等系列主题文旅活动,煲都画乡·康养黎川名片更加出圈出彩,黎川古城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日峰镇成功创评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镇。

  ——我们重效能、聚势能,探索了改革创新的“黎川经验”

  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全面启动,43个重点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794个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三个免于提交”范围,创新推行不动产交易税费征缴告知承诺制,优化升级“企心办”联通联办机制,新增涉企增值服务事项50项,林权“带押过户”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抚务周到黎即办”营商环境品牌更加响亮。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步伐加快,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四化”盘活国有三资做法得到时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德胜镇黎明村被列为全省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厂联山场·基地联市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科技创新更加活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康舒陶瓷入选省级重大“揭榜挂帅”项目,祥川生物科技成功引进全市首个刚性“科技副总”。获批“赣鄱俊才计划”项目4个、“赣鄱英才计划”项目1个,获批项目数量和资金均居全市首位。推动87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至L3级以上,鸿力达实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帮企陶瓷获评国家级5G工厂。

  ——我们优品质、提气质,塑造了生态宜居的“黎川形象”

  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开发边界优化调整,修编老城区和西部片区控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1个、完成投资1.4亿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东部片区智慧停车场基本建成,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面铺开,京川大道、东方红大道等主次干道拓宽贯通;新改建雨污管网和燃气管网54.16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670户,800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高品质提升改造老旧小区6个,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乡村振兴加力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完成耕地流出整改1280亩、恢复耕地8781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造提升2.7万亩;烤烟、食用菌、红柚、香榧、白茶、黎米等特色农业稳步提升,成功打造“黎川优选”特色品牌,潭溪烟站荣获烟草行业标准化创建创新优秀烟站,黎川白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科技引领食用菌产业·描绘农业现代化新篇章”案例获评人民网年度乡村振兴创新案例,沁田红柚、五圆科农黎米入选“赣鄱正品”认定品牌;完成47个新农村点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4.37公里,宜居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达98.3%,德胜镇德胜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潭溪乡三都村获评全省“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生态底色不断厚植,新增3家省级绿色工厂,社苹乡社苹村获评省水生态文明村,全市生态康养产业(银发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我县召开,黎川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景色更美了。

  ——我们惠民生、暖民心,彰显了以民为本的“黎川情怀”

  坚持把宝贵资金最大限度用于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2.3%,上级下达10件民生实事任务和10件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消除返贫致贫风险56户198人,防返贫工作成效被央视专题报道,我县入选全省监测帮扶干预工作试点县。完成32个“5+2”就业之家点位建设,新增城镇就业224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0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质扩面。“一楼一策”破解问题楼盘办证难题,1638套商品房完成不动产登记,困扰群众多年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被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启动陶瓷家具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实施县幼儿园提升改造,第四、第五幼儿园投入使用,黎川职中成功晋升B档中职学校,基层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和家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加快建设,成立黎川县总医院,建成“五大中心”及“120”调度指挥中心,人民医院新院一期主体完工、二期启动建设,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基本完成。烈士纪念园揭牌使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电诈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8.67%、12.73%,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居全市第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引导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协调办理各类民生实事204件,限额以下项目随机抽取管理办法、“六堵六疏六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等一批经验做法被省市肯定推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33件,综合满意率达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统筹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加强审计监督,着力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政府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此外,政务公开、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消防救援、气象水文、食品药品、档案史志、邮政通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社科文艺、工青妇、残疾人、慈善公益等其他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回首过去一年,面对经济形势下行、改革任务艰巨的严峻挑战,我们逆势而上、倾力而为,把所有心思放在解决问题上,将所有精力用到加快发展中,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发展想办法,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办成了一件件实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黎川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事业征程没有坦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低,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乡村振兴仍需继续攻坚;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营商环境、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发展未有穷期,奋斗亦无止境。越是风险挑战,越需坚定信心;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挺膺担当。只要我们锚定目标,同向发力,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在加快推动黎川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23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