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开发区主阵地,力争全市开发区营收突破5300亿元,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争先进位。深入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节地增效”行动,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业上楼”、“零增地”技改、新型产业用地(M0)等模式,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章贡、南康、石城、上犹、宁都、定南开发区扩区调区,完成赣县化工园区认定和龙南、会昌化工园区重新认定。深化开发区行政管理、开发建设、投资运营、人事薪酬等改革,持续为开发区松绑赋能。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支持市属国企壮大工业类资产。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试点覆盖所有乡镇。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深化乡镇“一级财政”试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扩大“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试点,打响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
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深赣对口合作走深走实,推进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设立深赣产业合作基金,加快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深圳科技园赣州园区、深圳国际食品谷赣州产业园建设。支持上犹和崇义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龙南建设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赣州经开区建设中日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与吉安合作事项落地,联动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深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大央企援赣、粤企入赣力度,提升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乡贤招商实效,发挥产业基金“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作用,力争引进优强项目30个以上。加快赣州国际陆港创新发展,稳定运营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放大“口岸+保税区+特色产业”联动效应,申报临空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临港临空经济、保税经济、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大力推动“赣企出海”“赣品出境”,培育外贸新动能。
(四)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守牢防止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高产业就业创业帮扶实效,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至65%,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增强稳产保供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37.2万亩,推进“旱改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支持兴国、宁都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确保粮食总产达53.08亿斤以上。按照“巩固提升、稳健扩面、提质增效”思路,推动脐橙产业稳面积、优结构、增品种、提品质,打造集生态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创建一批蔬菜标准园,新(改)造油茶林30.8万亩,生猪出栏稳定在660万头以上。加强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粮油烘干中心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力争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50%以上。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做实“土特产”文章,全面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培育1家年营收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引进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强农产品供销合作,新认定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圳品”各10个以上,积极对接知名电商和商超,拓宽赣南农产品销售市场。加快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支持于都、会昌等富硒产业园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级富硒质检平台,新认证富硒农产品50个以上,推动以上犹、宁都为主产区的赣南高山茶品牌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村均年经营性收入稳定在50万元以上。
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以龙南为中心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赣南先行区。全域推进美丽乡镇建设,创建美丽宜居乡镇30个、美丽宜居村庄300个、美丽庭院5万个以上。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15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1600个左右村点整治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农村户厕2万个,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以上。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支持宁都申报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留住文脉乡愁。高质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深化移风易俗,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五)更大力度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和用途管制。加快五区一体化发展,实施蓉江新区100个、高铁空港新区60个重点项目,统筹推进三江口片区水东组团、沙石组团、水西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会展中心、新市民中心。加强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43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6万套,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开展智慧社区、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建设试点,推进红色物业创建,补齐功能设施短板,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推进新一轮国家卫生城镇创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深入实施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举办大型促消费活动300场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高品质商圈,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730亿元,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开展农村电商升级三年行动,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和供销冷链骨干网建设,全面推进安远、全南等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争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