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发展制造产业。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发挥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作用,在加快制造业振兴升级上干在先、做示范。推进中研磁电软磁材料(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年产能达到3000吨,着力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电源功率器件“单项冠军”。推进唯诺达智能矸选系列设备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卓联锐科结晶工艺开发、产业化研究项目竣工运营,打造全省首家结晶工艺研发中试基地。推动煤机维修再制造、装配式建筑、工业脚轮、锂电池拆解等项目开工建设,谋划建设应急装备产业园,加速释放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丹朱总部经济产业园,建成产教融合科技园,培育一批制造业研发中心,导入一批精密、高端制造企业,提高制造业比重,打造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融合发展数字产业。数字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坚持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推动“数智小镇”主体竣工,夯实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县域数字经济重要支撑。推进“数字长子”竣工投用,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致力打造中等新型智慧城市标杆雏形。推动网络货运平台持续运维、迭代升级,继续引进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不断培育壮大平台经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年底5G基站达到368个,实现千兆光纤和5G网络县域全覆盖,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
提质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要持续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要聚力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华远陆港智慧物流园,尽快设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继续做好中欧、中亚班列国际联运,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推进鲍店空港物流园开工建设,着力打造晋东南地区蔬菜集散地;推动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零碳智行换电重卡建成投运,满足大宗物料运输。要聚力商贸物流,坚持“一镇一策”,建设1个特色“专业镇”,培育1个“乡村e镇”,打造2个乡镇商贸中心,建成12个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形成“县级有配送中心、乡乡有物流站点、村村有快递服务”和“县级有大型商超、乡镇有商贸中心、村庄有便利门店”的流通格局。要聚力创新消费场景,以皓瑜新天地、富丽源城市广场为中心,打造夜经济试点,提升城市“烟火气”。加快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深挖农村消费潜力,不断拓展消费空间。
(二)强力打造“一城两地”。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三晋名城、全省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基地”,要紧扣县委部署要求,创造性做好各项工作。
着力打造三晋名城。加快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发挥产业平台集聚效应,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打造宜居、宜业、韧性、智慧城市,让县城吸引更多人、留住更多人,着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聚力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重点实施15个城建项目,总投资5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有序推进县城过境道路改造,加快东环路、南环路开工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省道222、217、358升级改造,完善城乡一体化路网骨架。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完成同昱E区还迁,推进社保小区、长子一中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快体育(儿童)公园、环城水系建设,启动县城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架空线路整治,联通二、三水厂,新开2条公交线路,新建污水处理厂雨水调蓄池,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绿化提档、增绿补绿工程,县城建成区绿地率增至40%、绿化覆盖率达到41%,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复审。建立城市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园林绿化、城市环卫、城管巡查等各类运行系统“一网统管”,实现城管智慧化、精细化。探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鼓励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机构等模式,节约管护成本,提高管护水平。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发挥“丹朱管家”作用,确保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
着力打造全省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我县独特的神话故事、丰富的古建文物、众多的药材资源,大力推进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努力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全面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探索形成全域旅游长子模式。持续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力争实现等级、数量双提升。深化紫云山、法兴寺、发鸠山和木化石公园等景区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以企业的大投资实现景区的大提升、大发展。深挖文化元素,丰富项目内涵,加快建设中国神话小镇、申村康养小镇。组建文创产品研发公司,推出特色优势文创产品,重点抓好“精卫填海”神话故事主题影片拍摄。积极对接云游长治平台,推动旅游智慧化,增强游客体验感,不断提升长子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着力打造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推动朗晴、远景风电稳定良好运行,促进乡村振兴分散式风电项目落地,不断提高风能利用率。推动格盟、漳山光伏发电全容量并网,谋划推进一批光伏设备、电池组件、逆变器生产项目,加快光伏发电产业优势互补、配套协同。快速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做好用地预审、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填补水电行业空白。加快推动正泰源网荷储、中核共享储能等项目落地,充分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新格局。推进新能源集中统一消纳,加快由传统能源供应商向新型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