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

  第二,奋力保障能源安全,自觉扛起使命担当。突出发挥能源大区优势,积极探索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煤炭方面,对照全年煤炭产量增长5%的目标任务,科学组织好煤矿生产,督促煤炭企业科学合理安排采掘衔接和生产计划,力争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043亿吨,坚决完成380万吨的中长期合同基本任务量和52万吨的应急保供煤量。在新能源方面,继续推动京能100MW、光伏发电+10%储能、华电全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早日投产,大力推动国网时代热电储能二期、云冈合邦储能电站、华电云冈标准化厂房源网荷储项目落地开工,以建设晋北采煤沉陷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契机,不断提升我区绿电占比,构建多元化新能源开发利用格局。

  第三,奋力实现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消费回暖。聚焦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严格对照《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行动方案(2022-2025)》,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服务业复苏。在现代商贸方面,全力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打造以云冈新区为核心,依托吾悦广场大型商业综合体,规划引导奥特莱斯、万豪等大型酒店相关产业在周边融合集聚,集购物、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一体化商圈;以平旺步行街、恒安新区为中心的惠民商圈;以华亿、府西、嘉和众美、佳家玛为中心的商业服务圈;以庞大汽车文化广场、阳光车城为中心的汽车集中交易服务圈;以打造晋北地区农产品批发中心为目标,建设基于能够带动大批就业和消费的首衡智慧冷链项目为中心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圈,形成“1个市级核心商圈+4个专业商圈”的商业聚集区格局。在文化旅游方面,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书香云冈大讲堂”,进一步发挥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乡土文化能人艺人、文化带头人作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和传统文化、非遗活动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继续推进云冈大景区项目、口泉老街保护与改造项目,结合云冈石窟、晋华宫井下探秘景区、魏都水世界等核心资源,积极塑造“天下大同、世界云冈”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以高屯党支部、西大同县委旧址纪念馆、“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为基础打造红色研学路线,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全力推动禅房寺砖塔、焦山寺石窟保护修缮工程,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在康养方面,整合全域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产业,开发集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品,在云冈大景区片区,立足文旅特色,着手建设一批特色康养小镇;在口泉地区片区,立足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和产城融合中心的定位,谋划一批医疗+康养的项目;在西韩岭片区,发挥近郊优势,以打造美丽乡村为基础,布局一批集乡村生活、健康、旅游、养老养生、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康养项目。在交通运输方面,推动网络货运平台建设,积极整合资源,促进货运行业降本增效的同时,切实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打造西部物流新高地。

  第四,奋力统筹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大同西部副中心的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坚决扛起“保民生、保交楼、保稳定”政治责任,纵深推进晋北城镇圈建设,为全区转型发展打开广阔空间。一是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狠抓粮食安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撂荒,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年力争完成粮食产量5.8万吨,新增高标准农田2.15万亩、设施农业1000亩,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全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2023年确保再实施7.5万亩。推动产业振兴,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建成由龙头企业带动,规模较大、科技支撑、资源集约的肉类屠宰基地,不断延链补链;充分发挥牧同乳业、口泉醋业、四方高科、永成畜牧、华建油脂、恒宗黄芪药茶等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打造出具有云冈区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我区首个乡村振兴精深加工产业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坚决守住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对照《山西省培育乡村e镇工作实施方案》,选择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全、乡村面貌好的乡镇全力培育,力争用两年时间打造若干个乡村e镇。以西韩岭北村、口泉乡赵家小村为试点,打造各具特色、产业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本。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适宜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二是全面实施新型城市建设。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持续引深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内外兼修,在硬件上持续补足,在软件上持续完善,答好创城“期末大考”答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人居环境。继续推进五一街及东延段道路改造工程,确保建设如期完工;加快实施安馨园、电校家属院、锦绣家园、七队家属院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时庄村、平旺村、口泉村、口泉街道、马营村、三井村、同煤园林家属区、新泉街道等8个棚户区改造进程,深入开展老旧住宅小区无物业服务清零行动,同步实施市政路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建设,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绿色生态、环境整洁、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居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动北山公园、市民中心、五大场馆、恒安运动公园等项目,新改建体育馆2所,新改建公共卫生间20座,积极推动智慧停车和充电桩项目,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聚焦城市内涝、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短板弱项,补基础,强管理,全力整改补足;扩大智慧综治、智慧环卫的成果,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持续加强。三是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六区振兴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推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协调推进。坚持以城带乡,切实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施绿化村庄通道10公里,改造农村户厕1000座,更新维修乡村道路照明设施,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与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等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坚持以乡促城,优化调整社区设置,解决因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形成的权属交叉重叠等问题;推进农民市民化,全面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健全农民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尽快落户城镇;聚焦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等领域深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