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南开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南开区区长 聂伟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添秤”意识、说到做到的“交账”意识,“创新南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突出稳字当头,经济质效持续向好。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政治责任,成立区域发展工作指挥部,制定实施“南开28条”和“18条接续政策”,统筹做好经济运行、重大项目、财税增收和资源盘活工作。预计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左右,位居全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全年控制在-10%以内;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实现历史性好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和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7%和58.6%。九安医疗实现高速增长,嘉信供应链、致新康德医疗供应链等平台型企业相继落地,品牌首店落户25家。引进亚信科技、华炬物联等193个新动能项目和蜀物智链、拾起卖等78个高端服务业项目,完成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120亿元,同比增长46.57%,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入库“四上”企业及项目213家,统计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全市第二。

  (二)突出战略牵引,协同发展持续发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中铁建交通运营集团、华润泽源等13家央企分支机构集聚发展,累计引进优质北京企业超过200家,引进重点项目总投资额125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抓住中铁建整栋购置铭隆大厦契机,持续导入11家中铁建系优质企业,做优做强央企生态圈。打造金融街南开中心等5座重点承接载体,盘活空置楼宇12.5万平方米。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4亿元,实施财政帮扶项目82个,选派103名党政干部、专技人才赴结对县挂职,完成消费帮扶3.85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1865万元,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全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成效评价中名列前茅。

  (三)突出动能转换,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全力争取天开高教科技园核心区落户南开,高标准服务物创海河实验室运行,依托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南开区海河碳中和研究院,探索实体化运营新模式。新动能引育中心硬科技创新基地、天津大学科技园二期、南开大学科技园建成开园,引聚科技企业120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8家,瞪羚企业累计达到37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累计达到9家,数量均位居中心城区首位,嘉思特医疗、华来科技、尚德药缘、迅尔仪表4家准独角兽企业纳入全市上市培育名单。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公民科学素质均稳居全市第一,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5亿元,同比增长25%,南开区在“科创中国”65个试点城市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列。

  (四)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创新“解‘南’题、‘开’心办”服务举措,全区“一次办、马上办、限时办”事项增加到894个,占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的98.7%,位居全市前列,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位居全市第一。出台《南开区突出贡献企业员工和先进个人迁津落户实施方案》和办理流程,“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人才2112人。动态完善惠企措施,确保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累计为市场主体减免缓退税款12.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7万家,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新增注册资本金246亿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88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配齐建强国企董事会,实现国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全覆盖。外贸外资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170亿元,其中出口额102.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额1.3亿美元,位居全市前列。

  (五)突出品质优先,城区功能持续升级。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制定整体城市更新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西营门片区作为全市首批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启动,昌源里、战备楼AB地块顺利出让,全区新开工面积2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1万平方米。推动保障地铁7、8、11号线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古文化街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海绵城市一期工程,实施金园路、湖影道、通江路3条道路施工,改造续建23处雨污混接点,完成9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完成14条道路67栋楼宇街景立面整修,新建路灯223基。在全市率先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前列,水质达标率和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累计创建111个绿色社区,全力创建“无废城市”,建成5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

  (六)突出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标准完成20项民心工程。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针对性稳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9万人,为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3亿元,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25341个。建成1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街道全覆盖,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00张,成功创建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宜宾里小学、新星小学雅苑校区、津英中学改扩建工程,信美道配套学校、崇德园配套幼儿园交付使用,新增学位2590个。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建成区中医康复中心,标准化全科门诊实现全覆盖。完成龙井里菜市场提升改造,新建10家连锁便利店,15分钟便民生活圈更加完善。充分发挥三级保供体系作用,圆满完成受疫情影响的138个社区60万人次生活必需品保供。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高标准规划建设南运河文化公园,庄王府正式对外开放。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武术之乡”建设,新建5个社区体育园、2条健身步道,在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取得143块奖牌。举办首届“津彩南开”文化旅游节,全年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00余场,2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铜奖。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年度测评中,南开区位列30个直辖市创建城区第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0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