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18日)

  加快数字经济对标发展。以建设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为牵引,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新建5G基站1100座、充电桩1200个,谋划实施“双千兆”城市等重大项目,力争在新基建布局上走在前列。开展标杆示范引领、数字诊断服务“两大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赋能进园区、进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十大数字产业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导数字服务向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流通各环节渗透,大力引进数字经济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和潜力企业。做好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公共信用、地理空间、电子证照六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引领带动政务、文化、旅游、健康、能源等相关产业数据的应用,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夯实“城市大脑”数字底座,加快新型智慧城市二期建设。发挥智慧晋城调度指挥中心效能,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一体防风险”。

  加快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抓好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康养会展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建设,谋划引进方特主题乐园、医药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创建王莽岭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百村百院”工程提质增效,全面贯通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沁河古堡环线、“百村百院”连接线“三线路网”,让更多老百姓吃好“旅游饭”、走稳致富路。培育发展红色游、乡村游、研学游、生态游等新业态,开发更多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持续实施“引客入晋”活动,鼓励旅游景区推出优惠举措、提供增值服务、开展特色活动。认真筹备2023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助推文旅康养产业“井喷式”增长,全面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一业一策”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围绕货运、商贸、餐饮等十大领域,依托煤炭、煤化工、钢铁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整合组建130家平台公司,实现年营业收入250亿元以上。围绕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总投资205亿元的十大物流园区建设,蓝远快递物流园、阳城苏州智慧物流园投产达效,南村智慧物流园全面开工。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多式联运、高铁货运,增强现代物流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培育多元业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中介咨询、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高端养老、托幼托育、家政服务、特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加快实施总投资280亿元的15个服务业龙头项目,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力争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100家。

  (二)稳预期提信心,打好培育市场主体攻坚战

  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推动市场主体扩增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

  助企纾困保主体。全面梳理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社保支持、贷款融资、稳岗就业等政策,加快建设涉企政策“一站式”平台,统一归集发布,精准匹配推送,确保政策资金“免申即享”“一键直达”。持续加强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等困难行业的分类指导,强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帮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快发展。用好市场主体倍增50条实施意见和76条要素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清单管理、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督查督办等机制,推行双休日、节假日“不打烊”,为市场主体提供暖心服务。

  平台集聚增主体。因地制宜布局“十大平台”,大力推进乡村e镇、双创平台、楼宇经济、文旅康养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设,吸引市场主体集聚发展。特别要把专业镇作为培育市场主体、带动就业富民的有力抓手,明确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举措,研究制定系统性支持政策,指导和推动专业镇健康快速发展。依托制造业、特色轻工、特优农业等优势,重点培育泽州铸造、阳城陶瓷、高平潞绸、沁水蜂蜜、陵川中药材等10个特色专业镇,积极申报省级专业镇,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实现“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

  梯次培育强主体。坚持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协同发展,推动各行业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在开办经营便利化和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促进占比接近70%的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茁壮成长。支持中小型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加速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四上”企业350户,鼓励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加快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小巨人”“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催生一批大而强、大而优的头部企业、领军企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分领域、分行业加强培育指导,真正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

  创优环境活主体。落实“三无三可”要求,推动“五有套餐”落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半篇文章,全面实行承诺制“一本制”模式、全代办“五个一”机制,打造项目建设极简审批的晋城范式。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打破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隐性壁垒,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标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侵害市场主体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从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出发,扎实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优化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擦亮“晋心服务”品牌。对照国评省考指标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确保综合考评走在全省前列、优质指标打造全国标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