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18日)

  ——坚持系统观念,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一产不大、二产不优、三产不强是晋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是我们必须补齐的发展短板。现代化新征程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多元选择中寻求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找准平衡点,在多难局面中找出突破口,实现速度和效益、效率和公平、发展和安全的有机统一、互促共进。

  ——坚持胸怀天下,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叠加交汇,鼓舞晋城敞开胸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三大浪潮”奔涌而至,激励我们拥抱未来。现代化新征程中,要聚焦国家所需、晋城所能、未来所向,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纳英才、广汇资本、广聚力量,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勇立潮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加快推动晋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打赢能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意志、更实的举措,打好十大战役,在党的二十大开启的新征程上,努力交出新的时代答卷。

  (一)稳增长调结构,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构建“1+5”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上走在排头、作出示范。统筹抓好产能核增、资源接续、生产调度、保通保畅等工作,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坚决完成增产保供任务。抓好晋能东大、郑庄、龙湾和中煤里必等矿井建设。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251处煤矿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全面完成,年产180万吨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5%以上。推进煤层气增储上产,深入实施“气化晋城”,力争城乡居民用气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建设聚力民生京津冀LNG调峰储备中心项目,谋划实施沁和煤层气制氢、亚美煤层气发电项目,推动煤层气在工业领域燃料原料替代。支持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发展全浓度瓦斯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加快阳城电厂、晋城热电等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开工建设沁水华能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支持泽州、阳城、陵川等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推动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打造“风光火储”“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基地,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协同发展。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十大产业链,抓好总投资870亿元的133个工业转型项目,加快形成钢铁、光机电2条1000亿级产业链,铸造、煤化工、绿色建材3条200亿级产业链,不断提升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钢铁产业链,加快晋钢机电装备产业园建设,抓好低碳氢冶金、硅钢电磁新材料两大项目,推动建筑用钢向装备用钢、传统碳钢向硅钢转型升级,实现产品附加值翻番。光机电产业链,推动已落地的110个光机电项目建成投产,做优做强视觉系统(LED显示屏、触摸屏、摄像头模组)、新材料(硬质合金、冷轧薄板)、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机器人)3条产业链,加快8个标准厂房建设,再引进30家以上光机电企业,不断壮大聚能成势、积健为雄的光机电产业集群。铸造产业链,依托工业3D打印、低应力制造等技术优势,打造以康硕智造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拓展延伸“精密铸造-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产业链。持续优化空间和结构布局,吸引高端铸造项目落地,打造更多铸造行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建设国家级铸造产业集聚区。办好第八届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叫响“晋城铸造”品牌。煤化工产业链,继续推进北留-周村化工园区认定,抓好天溪煤制油迁建,推动晋能装备、兰花、天泽等煤化工企业节能环保提升改造,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建材产业链,大力发展工业陶瓷、特种陶瓷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新型建材产品研发应用,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抓好腾隆高性能石膏基环保新材料等项目。与此同时,抓好海斯制药金匠产业园一期、吉利尔年产30万米丝麻面料扩改、利普利拓刀具刀盘生产制造、伟创科技硅基新材料等项目,持续延伸拓展医药、丝麻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