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动力实现重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效明显,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政务、生态系统深度融合应用,“智慧城区”“数字城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对内对外开放深入推进,跨区合作、外资外贸等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到2025年,经济外向度达到25%以上。
——城区环境品质实现重大突破。对标国内一流重点城市,“魅力城区”“文明城区”“海绵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管理更加智慧化、精细化、人性化,城区环境更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区品质不断彰显。力争到2025年,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低19%,PM2.5、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文体设施面积等关键指标在省市领先。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实现重大突破。教育现代化迈出坚定步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础教育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教育强区地位进一步凸显。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健康裕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推动共同富裕走在全省前列。“智慧大脑”全面投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各位代表,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区政府将认真落实区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努力书写裕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突出产业项目,谱写跨越发展的实力篇章。实施产业与项目“两轮驱动”,坚持内育与外引“双向发力”,推动总量与质量同步跃升,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紧紧抓住京津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形成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0%,金融产业税收贡献率突破60%。统筹推进“怀特、万达、西美、联邦、方北”五大传统商圈的转型升级,全力推动中冶、融创、东南智汇城等新兴商圈的加速发展,让商圈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柱。瞄准未来、提前布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不低于50%。抢抓全省支持省会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统筹楼宇、土地等各种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项目实现集聚发展。积极发挥招商政策引领作用,制定完善招商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力争五年内,引进3-5个投资50亿元以上、8-10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长远发展有支撑。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部门联动、任务驱动、问题带动、责任促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实施“楼宇振兴”行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从发展规划、招商政策、管理服务、考核定级等方面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文件,推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增强楼宇经济的承载力和聚合度,打造立体产业园,力争五年内,新增亿元楼宇5栋,千万元楼宇10栋。
二是突出改革创新,谱写转型发展的活力篇章。聚焦短板弱项,全力求新求变,打好改革、开放、创新主动仗。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改革试点,每年谋划一批自主改革事项,努力探索更多的裕华经验。继续扎实做好“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持续丰富“红色帮办”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温度、更便捷的裕华政务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店小二”,打造全市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织辖区企业、机构、人员,加强与境外经济组织、科研机构的沟通联系,吸引跨国公司、国际机构来我区投资兴业,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连锁酒店,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经济外向度达到25%以上,成为省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积极推动全领域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强各类创新平台,加快汇聚创新人才,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
三是突出建设管理,谱写城区发展的品质篇章。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实施三大行动,打造省会城区建设管理示范区。紧密对接省会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积极向上汇报,最大限度争取支持,确保规划区域空间格局更加合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加快南王、南栗、南位拆迁改造,积极谋划方村、东京北开发建设,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对产业布局、城市风貌进行全新设计,高标准建设城市地标,努力打造现代化靓丽城市名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大对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小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力度,全面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着力打通裕凯路、南茵西街等一批东南片区规划路,让百姓出行更便捷。全面开展城区管理提质行动,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彻底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文明城、卫生城创建成果,以清洁、干净、有序铸就品质底色。大力推进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长效治理城市管理各类“顽疾”,始终保持市容管理综合考评全市领先地位。
四是突出污染防治,谱写绿色发展的美丽篇章。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科学精准治污,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工业企业、餐饮油烟、尾气排放、工地扬尘等各类污染源头的综合治理,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排放,确保2025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主要指标始终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严格落实水土污染防治任务,全面落实“河长制”,突出重点部位,加强沿线巡查,确保监管无缝隙。坚决完成自备井关停任务,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认真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土壤环境更加安全。进一步织密环保监管网格,整合力量资源、强化协调联动,始终保持铁腕执法的高压态势。引导公众绿色生活,自觉养成健康、低碳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