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滦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滦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梁小波
(2025年1月14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滦州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交织叠加的风险困难挑战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唐山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目标,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推进了一批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急事难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年,我们以发展定力化解下行压力,“稳”的基础日益坚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1%和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6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唐山市平均水平。抢抓上级政策机遇打好争资金、争项目主动仗,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基建项目15个,累计到位资金3.6亿元,争取国家独立工矿区支持资金1亿元。强化本级财政统筹,基层“三保”及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我市连续七年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百强县(市)。
——这一年,我们以项目增量提高产业质量,“进”的步伐扎实有力。以高端优质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增加优质供给,3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7亿元。传统产业质效齐升。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个、完成投资15.48亿元。司家营铁矿南区采选等战略支撑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研山铁矿第二尾矿库主体完工;中首特钢一期、宏德薄板等强链延链项目稳步推进,河北首冶冶金科技研发中心挂牌成立;蓝贝30万千升高端啤酒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战新产业多点突破。茗扬气体、鹏涵化工等项目主体完工,现代牧业48兆瓦光伏发电、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示范项目顺利实施,清华实验室固废处理中试基地、安氢智控激光涂覆工艺等12个战新项目签约落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35.85%,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现代农业增产增效。实施顺合畜牧奶业生产能力提升等农业重点项目15个、完成投资5.68亿元,河北省单体最大的蒙牛现代牧业养殖基地、百信智能化花生深加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5.45亿斤。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友顺农业开发公司被授予“河北净菜”商标使用权,“滦州苹果”入选“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滦州文化旅游振兴年”活动,实施滦州古城提标改造工程,成功承办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全国排舞等国家级赛事,全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和34%。推进市场建设服务机制改革,物流、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电子商务实现创新突破,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成功签约。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6%、25.9%。
——这一年,我们以有机更新带动城乡焕新,“城”的品质提档升级。高标准完成22项规划编制,2021-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上级批复。唐秦高速滦州段主线完工,东外环项目扎实推进,投资3090万元实施建设道西延等城区道路工程。强化城市体检成果运用,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5个、完成投资22.1亿元。改造光明花园等9个老旧小区,光辉里等3个棚改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发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作用,争取贷款8.24亿元,滦州情、荣望府等高品质小区主体完工。投资5200万元推进城区电网改造提升工程,城市口袋公园达到15个,县城建设样板培育县(市)考核排名全省第3。农村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投资145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1公里,硬化村庄道路33万平方米、绿化1.66万平方米,建设省级和美乡村精品村2个、唐山和美乡村示范镇1个,我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乡村振兴发展指数进入全国百强、全省排名第2。
——这一年,我们以政策合力激发市场活力,“增”的动能加速释放。扎实开展“两新”行动,累计为18家企业争取设备更新项目28个,获央行融资再贷款授信额度17.97亿元,鼓励消费者换新消费近7000万元。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帮助10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滦州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排名第6,A级纳税人数量实现翻番,营商环境获评A级档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628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取得实质成效,综合考评全省21个试点县(市)中排名第3。开放招商成果丰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117.5亿元,落户央企子公司2家,聚民惠电商总部从北京迁入滦州,中首特钢绿色低碳带钢项目在奥地利成功签约。突出创新引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5家,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1家和303家。
——这一年,我们以环境颜值塑造生态价值,“绿”的底色更加靓丽。持续深化国省干道深度综合整治、城区精细化管理、企业精准管控和“两散一烧一放”治理等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九尘共治”,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检,响嘡片区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实施重点行业企业减排工程5个,中首特钢、冀东水泥成功创A、复A,全市A级企业达到7家,新入选省级绿色工厂3家。全年推广新能源重卡替代355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9.24%、排名较2023年上升57个位次,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8天,改善率排名创四年来省、市最好水平。投资6.42亿元实施滦河大堤及险段治理、闵庄水库除险等11个水利重点项目,6条河流7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域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开展打击非法采矿“百日攻坚”行动,在唐山市率先实现矿山资源监管全覆盖,争取贷款3.08亿元实施林下经济产业项目,全年完成营造林2.45万亩,林业经营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这一年,我们以惠民力度提升发展温度,“民”的福祉持续改善。16+4项省市民生工程、10件27项本级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民生支出占比达80%以上。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1.68亿元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更新添置教育装备1.85万套,32所中小学校提标工程全部完工,新增学位1640个,改造农村学校“土操场”10个。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容提质,投资1.55亿元实施人民医院综合能力环境提标扩能、古城院区标准化建设工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全省推广,我市获评2024年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创新实践典型案例。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就业促进工程,新增城镇就业6868人,失业再就业1526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健全“一老一幼”服务体系,新投用3所幼儿园,建成托位2350个,普惠托育、幼儿园托班覆盖率占比分别达到70%和80%;建成城乡养老食堂49个、助餐点134个,总量位居唐山市前列。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落实“十五条硬措施”,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探索创建“枫桥式网格”,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成法律援助案件231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一年,我们以干部作为推动政府有为,“新”的效能充分显现。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权力运行监督,认真抓好中央提级巡视、省委常规巡视和矿山领域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解决“急难愁盼”民生问题2300余个,群众“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2345”便民服务平台诉求办结率100%。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吃喝风”,出台《政府系统干部八小时外工作准则》等规章制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持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提案69件,按时办复率100%。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审计、统计、气象地震、广电邮政、史志档案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非同寻常的困难挑战,我们以韧克艰、实干笃行,不仅夯实了“稳”的根基,更积蓄了“进”的动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滦州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政法干警、驻滦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滦州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滦州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产业结构依然偏重,一钢独大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战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还不够明显;改革开放仍需加力,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民生方面还有短板,社会治理水平还需提升;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作风、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