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25年1月7日在北辰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北辰区人民政府区长 徐 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建设“经济强区、魅力北辰”的深化拓展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北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北辰调研指导,给予我们极大鼓舞和鞭策,提振了我们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信心决心。
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下,做有为政府,用足用好中央存量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我市系列政策,深入开展“辰兴十干·五解五促”主题活动,以“三新三量”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在应对多种风险挑战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历史问题有效解决,化债工作实现突破,民生保障兜底有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心无旁骛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深入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举办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通用机床全国工程研究院、天锻压力机智能化改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京津冀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和低空经济产业与安全研究院。京津医药谷启动科创孵化中心建设,中核同辐、华银康等60个优质项目进驻运营。智能制造谷优势集聚,茵梦达全球产线最全的电机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落户。全年市场化引进北京、河北注册项目884个、新设机构55家,落地项目21个、协议投资总额105.6亿元。深化京津冀交通、教育、医疗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北辰人民。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制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成长性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7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家、“小巨人”企业17家、雏鹰企业386家、瞪羚企业36家,累计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6家,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科学技术奖表彰,“工业母机创新联合体”入选市级创新联合体,河工大先进装备研究院被认定为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加力,制定工业企业上规提质发展支持鼓励办法,全区规上企业增至58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位居全市第三,机器人、信创、化学药品制剂等产业链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智能制造项目7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累计达到22个,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深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1313名。
招商引资和项目增量持续发力。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着力打造“3+3+N”投促体系,创新招商考核奖励机制,组织参与各类招商活动1300余次,全年落地重点项目242个,产业项目到位额91亿元,赴日韩、欧洲开展招商活动,促成现代发动机、LG电子、三木普利增资扩能,丰铁、本特勒、SMC气动元件达成新合作意向。项目推进持续有力,江天大数据投入使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倍,雅迪北方最大的制造基地竣工达产,天士力与华润达成重大合作。保温管二期、爱德克斯三期等303个、总投资836亿元项目竣工,联创京津智造园、中同银龙等324个、总投资2410亿元项目加速推进。获批“两重”“两新”项目11个、总投资5.4亿元,争取国债资金支持3.8亿元。全年更新设备1011台(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25亿元。
存量资源有效盘活。注重从存量要空间、要增量、要动能,持续增强善建善用善营能力,建立“2+8+17”推动机制,实施商务楼宇跨区域盘活、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措施,用市场化手段精准施策,形成通用机床全国工程研究院、茂亚广场、悦动辰星体育乐园、吉姆冒险世界等一批典型盘活示范案例。全年盘活商务楼宇、厂房等各类房产74.6万平米、新增转让收入5.4亿元、租金2.1亿元,引进899家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类企业入驻,注册资金达104.1亿元;盘活土地近2500亩,实现收益26亿元,盘活典型经验在市委专刊上通报推广,合发房地产地块处置案例被自然资源部列为正面典型案例。
(二)聚力攻坚解难题,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制定区级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方案和国企外部董事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国企管理决策的专业性。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组织开展第二届“金融周”,累计为企业协调融资贷款15.9亿元。深化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经验做法作为全市代表案例上报国务院。创新推行外贸发展“五度”工作法,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325亿元,同比增长15.2%,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增幅全市第三,净增量47亿元、贡献全市进出口增量的58%。外资企业积极增资扩产,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同比增长715%。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推行招商即服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等16项创新举措,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清单12项,累计办理“一件事”4000余件。深入开展“三问三解”助企活动,全区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6900余次,累计协调解决问题2500余件。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年新注册市场主体1.67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81.8亿元,民营经济对全区税收贡献率达74.8%,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民营限上批零销售额占全区比重分别为56%和93.8%。24家民营企业入选年度天津市民营企业百强榜,华北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历史难题有效化解。坚持亮剑突围、创新突破,有力解决了一批制约北辰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城中村改造、示范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王庄A地块还迁入住,天穆村0708、吴咀、小淀三村B等地块具备还迁条件,成功申报5个新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集贤街8个老旧小区城市更新工程,完成132公里老旧供热二次网改造和31公里燃气旧管网改造。聚焦“保交房”项目集中攻坚,10个项目顺利交付。完成前进村铁路职工宿舍整村排险,实现危房住户迁出、房屋腾空拆除,群众“居有所安”难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三)系统施策强治理,城乡建设品质全面提升
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完成涉农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完善陆路港、京滨城际北辰站周边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贵富道、辰通路2条道路完成建设,打通北辰东道与外环北路交口,龙华道、泰来东道、辰顺路3条道路进场施工,27个跨转项目加快推进,外环线东北部调线与津蓟快速路立交全线完工。新建4座口袋公园、8处停车场,优化2条公交线路,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4天,减排挥发性有机物300吨,市级以上环保绩效企业达到84家,整治67个入河排污口,清理问题突出点位663处,创建“无废细胞”69个。严格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深层地下水水位逐年回升。扎实做好“双碳”工作,全区新能源发电并网达15.8万千瓦时,更换新能源叉车262辆、重型新能源货车125辆,新能源车替代快速推进。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成1.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产量5.8万吨。高标准建设隆平高科良种研发中心,晟鸣农业规模化蛋鸡养殖项目投产运行。积极培育“津农精品”,成功培育1家市级龙头企业,完成绿色食品认证9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2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垃圾收集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青光村、郝堡村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验收。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核发全区首宗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全面完成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各项工作。
(四)用心用情办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坚持就业优先,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2633万元,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打造“乐业北辰 乐享社保”品牌,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2亿元。聚焦“一老一小”,建成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和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各1个,设立托育服务机构14个。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加强。
教育医疗供给优化。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北京市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竣工验收,新接收3所幼儿园,新增学位3900个。积极推动南开中学和新华中学北辰学校建设,华辰学校等四所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持续推进医共体实体化运行,基层就诊率提升到51.5%。大力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累计签约居民36.8万人。深化三医协同发展,推动DRG付费改革,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7.35%。
文体旅商购繁荣活跃。瞄准“时尚、休闲、娱乐、消费”发展定位,突出“运动之城”特色,新建更新运动场所68处,悦动辰星、吉姆、龙顺等标志性园区开园纳客,成功举办2024年世界轮滑锦标赛选拔赛、全国射箭U14、U16锦标赛等7场国家级赛事,王长浩勇夺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提速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精心举办“丰收节”“盛花节”等特色活动,持续做优墅外桃源、曙光水镇等旅游场景,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16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2亿元。深挖消费潜力,开展“焕新生活 全民盛惠”系列展销活动,北洋井商圈和辰悦广场、尚河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效益增长。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广场舞展演、和谐文化大舞台等活动298场,举办村BA、村超等品牌赛事50余场,春季和夏季“村晚”活动列入文旅部示范点位。
(五)有力有效防风险,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巩固
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整治燃气、消防、危化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14+3”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环内重大危险源蓝玺冷链44.8吨液氨安全清运,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守牢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安全防护底线,连续四年在全市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级。迎峰度夏、防汛抗旱等工作平稳有序。
全口径化债工作扎实推进。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实现综合债务率“退红”和隐性债“清零”。以一域服务全局,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化解任务。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街镇“三所联动”、社区村“三室联建”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排查化解矛盾隐患1.7万件。建立信访事项全链条跟踪监督管理机制,圆满完成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下降。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编制区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提升政府干部经济工作能力,举办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大讲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管好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科协等人民团体更好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非同寻常、令人难忘,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大事难事急事交织叠加,全区上下积极抢抓机遇,顶住巨大压力,在攻坚克难中勇毅前行,在开拓创新中锐意进取,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和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北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新动能引育仍需加力,消费活力亟待释放,营商环境还需优化,民生领域存在短板,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我们将直面矛盾问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