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4日在延吉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延吉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贤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个延吉”建设目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延吉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1.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动能显著增强。重大项目进档提速。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3个,年度完成投资106亿元,“双过百、双过半”①的建设目标圆满实现。细胞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9个续建项目竣工投产,吉浙对口合作产业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等78个项目进展顺利,戴纳机电装配式机器人生产线、新生命干细胞研发中心等16个新建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开展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百日攻坚”行动,立项、规划、环评等16项前期手续实现集中统一办理。编制完成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全年收储土地24宗85公顷,供地90公顷,收缴土地出让金7.3亿元。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处置盘活各类用地9.1公顷。积极对上沟通对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债券等资金82亿元。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实施“招大引强聚链”行动,举办主题招商活动62次,开展经贸交流活动390余次,洽谈项目130个,总投资181.3亿元。米稻村实业、全芯微科技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阜安国际康养中心、数字电商供应链基地等48个项目成功签约,完成省招商引资入统到位资金57亿元、增长30%。“青年延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引进本硕人才1894人,为75名省级高层次人才颁发“人才卡”②。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产业稳增长,经济运行稳进提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两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5.2亿元、增长9%。深化“四维”企业服务培育模式③,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企业总数达61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47户、43户、23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吉林烟草、金刚山等企业稳定运营,敖东软膏剂生产线、百威啤酒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等项目建成投产,民俗特色食品产业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食品烟草产业完成产值181.4亿元、增长4.5%。上海芯超、卡森细胞等9户生物科技企业入驻细胞产业园,可喜安医疗器械、东华原医疗设备等企业产能持续释放,生命健康产业完成产值18亿元、增长12.4%。以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数字信息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三大三新”现代化产业体系④加快构建。民营经济稳健运行。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信易贷”平台发放贷款18笔、2361万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费17.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2万户次。深化“证照一码通”“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个转企”136户,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2万户。消费市场活力涌现。开展“消费促进年”等系列促销活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放各类消费券、消费补贴13批次、4290万元,拉动消费7.1亿元。百货大楼—西市场、帽儿山入选新一批省级消费集聚区,国家级、省级消费集聚区达4个。牛市街、东市场等10个主街商圈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⑤试点。延吉百货、隆玛特等20户头部企业完成营收58.9亿元,全市限上商贸企业(个体)达130家,零售额超亿元企业18家。新增宾馆酒店140家,咖啡门店突破1000家,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位居全国县域城市榜首。夏季房交会成功举办,成交各类房屋和车库车位1324套、10.8万平方米,成交额5.8亿元,全年完成房地产交易1.7万套、54亿元。电商市场加快发展。打造“延之有礼”区域公共品牌⑥,搭建线上线下形象展示区22家,1000余款产品纳入培育库。“每日隆严选”“西市场官方商城”等电商消费平台投入运营,完成订单18万笔,销售额达1560万元。开展“年货节”“双品节”等系列促销活动,网络零售额增长12%,连续两年总额破百亿,电商经营主体新增1400家,总数达1.9万家。文旅市场持续火热。1978文创园、城市会客厅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希尔顿欢朋酒店、恐龙温泉酒店投入运营。国际冰雪节、百威啤酒美食节等20余项特色节庆活动成功举办,无人机编队表演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幸运旅行家》《五十公里桃花坞》《打黑》等综艺影视来延录制,本土首部儿童励志题材电影《金哲》圆满杀青。“延吉行”小程序正式上线。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斩获4金,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5亿元,分别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创新,内生动力有效激发。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巩固拓展开发区改革成果,“三区”优势互补、错位有序发展的格局基本成型。持续推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1+2+N”⑦的布局逐步完善,完成融资20.9亿元,实现资产处置收益1.5亿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延包工作全域铺开,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项目22个、总额4089万元。殡葬婚俗、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改革事项取得积极成效。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RCEP跨境进出口中心常态化运行,国际货站、9610海关监管作业区投入使用,全贸通延吉运营中心、抖音·延吉数字经济科创园等项目成功落地。“前店后仓+快配”新模式⑧在全省先行先试。50家优质企业入驻综服平台,20家域外企业在延开展进出口业务。跨境电商综试区获评全国综试区“成效较好”等次。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完成5亿元、增长185.7%。对外开放保持活力。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式获批。延吉机场新增国内国际航线7条,国际旅客占比位居全国支线机场首位。组织企业参加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名优商品展销会、西雅国际食品展览会等活动25次,全年新增外贸企业20家,对环日本海国家进出口交易额增长92.7%,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2亿元,实现6倍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县(市)首位。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精细优环境,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城市空间焕新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四大绿美工程”成效显著,17条主次干路、65公里的雨污分流改造(第一阶段)如期竣工,韶华园、星光湾等11个新建游园广场开放使用,人民路、延大街等10条绿化升级街路各具特色,迎春街、友谊路等6条“断头路”建成通车。富新街、富新桥等路桥建设竣工在即。幸福河湖项目全部完成,布尔哈通河音乐喷泉正式开放,景观步行桥加快建设。148栋楼体、13.1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数字化西部热源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朝阳川镇区与城区实现并网供热。城市管理精细科学。动态修缮参花街、局子街等破损路面2万平方米,翻新改造人行步道1.5万平方米,规范标志标识标牌2万余个。规范物业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维修楼体10万余平方米,受益群众近万人。国有物业公司承接无物业小区53个,物业覆盖率达74%。成立房地产超市,筹建“吉房贷中心”,化解信访投诉和房产纠纷120件。新增停车场7处、252个停车泊位,公共停车泊位达1.1万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1个声功能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与国家总站联网。完成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2个,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稳定达标排放。秸秆禁烧政策全面落实,全域实现“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8.8%,提高2.4个百分点。扎实开展水环境质量“提优巩固”行动,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土壤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基础兴业态,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增势良好。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前完工,年度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超额完成,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粮食总产量达12万吨、增长6%。人参交易市场、人参文化馆相继投入使用,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认定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豆香园豆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28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97.3亿元、增长6.1%,入选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培育国家和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各1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5家,64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营收2413万元。乡村面貌不断改善。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八拆”⑨等行动,深入实施美丽乡村环卫一体化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农厕改造、“双水”工程有序推进,新建厕所307座、整改问题厕所894座,朝阳川镇、依兰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进展顺利,春兴村等9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实施“乡村畅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农民致富再创新绩。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499亩。实施帮扶产业项目52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9653元、增长1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250家、641家,1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农户449户、面积1.4万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加。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保障惠民生,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保障扎实有力。2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城镇新增就业632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2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11万元,带动就业441人。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1.9亿元,现行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升至660元/月、440元/月,居全省前列。“五大保险”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开发“智慧养老视频监控平台”,完成老年家庭适老化改造414户,新增民膳食堂16个。助残“阳光家园计划”、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有序开展,双拥模范城“十连冠”通过国家验收。社会事业优质发展。全年轮岗交流教师153人,建立教育集团4个,市属小学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第六中学新校区如期竣工,天池路中小学、中环路学校开工建设,延边应用技术学院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完成,成为全国首个“零基础”获批的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院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朝阳川县域医疗分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市属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医共体专家下沉诊疗1.6万人次,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患者让利1104万元。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0余项,15场中甲足球联赛主场赛事保障圆满完成,场均观众达1.2万人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80余场,升级打造“四季如歌”“快乐延吉大舞台”等文化品牌,民俗作品《农乐长短—庆丰乐》获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大工程”“十大行动”,新建主题游园2个,建设教育实践中心、“互嵌式”社区等阵地83个,民俗园、太兴村等8个旅游促“三交”基地全面升级,“红石榴”宣讲员基层宣讲713次,受众3.1万人次。安全防线更加牢固。纵深推进“平安延吉”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实施“云剑”“昆仑”“净网”等专项行动,刑事案件发案量整体下降26.2%,电诈案件立案、财损、破案数实现“双下降、一提升”,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全省首家公安轻微刑事案件“一站式”办理中心正式成立,调委会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8%。一批积难信访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稳妥有序推进化债工作,债务管理更加规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毫不松懈抓好防灾减灾、极端天气应对、森林防灭火、食品安全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此外,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保密、科学技术、气象水文等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全面抓好各类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行政行为持续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期办复州、市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79件、政协委员提案259件,满意率均达100%。深化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扎实推进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健全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行政诉讼发案数和败诉率实现“双下降”。行政效能持续优化。纵深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政府发文量和会议量分别下降15%、20%。“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正式启用,“基层治理云平台”稳定运行,有效解决基层重点难点问题16.5万件。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打造“一体三翼”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域覆盖。行政作风持续改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全年审计项目51个。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工作报告制度,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提升。常态化“过紧日子”,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全年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43.4%。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驻延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延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业链条尚未健全,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投资储备不足,首府城市示范引领作用亟待增强;城乡规划前瞻性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短板,城乡建设水平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改革攻坚力度还需加大,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需持续深化。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