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楼宇经济。依托“一核四区”城市商贸圈布局,拓展国购广场、万达广场、府山广场等大型商圈辐射功能,打造区域楼宇核心,坚持连片开发楼宇项目,打造若干错位发展的主题楼宇和综合型楼宇,适度新建部分楼宇平台,构建以高端商务地产、高品质住宅和新兴复合型房地产为主导的楼宇体系。出台楼宇经济扶持措施,同时借助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宣传推介等手段,吸引一批金融创投、数据服务、中介服务、电商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优质项目落地,发挥主题示范楼宇的集聚带动作用,打造电商物流、专业服务、数据服务、文化创意等类特色楼宇。完善楼宇功能配套,增加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推进楼宇智能升级,引进智能楼宇系统服务企业,提供智能安防、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视频监控等智能化系统服务。
(四) 促进平台经济发展
做强“平台+生产”模式。推进高新区南部商贸区和经开区综合服务区服务业产业集聚,针对园区重点产业,招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云平台等高精信息服务类企业,同时推动众创空间、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招引。进一步推动卫浴出口基地转型升级,拓展智能家居等服务型制造产业,鼓励国际化电商平台、检验检测平台、认证平台、物流平台等机构参与基地平台化建设。加速打造宣州科创中心,推进与长三角先进地区合作,通过飞地模式和产业基金模式进一步招引专业双创平台、金融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强化技术支撑及创新创业孵化支撑。
做精“平台+流通”模式。推进重点物流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百汇商贸物流园、联邦物流大市场、林泰快消品批发中心等新兴载体建设,加大高端物流和商贸服务企业招引力度,建设智慧物流集散中心,培引互联网物流、冷链、电商等集成化新兴平台,探索市区共建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结合区内供应链服务骨干企业发展,集成产业链和价值链节点,积极对接市内外外贸平台型企业,推进供应链互通逐步搭建共享型供应链采购分销平台,推进企业间供应链互通,为产业链下游中小型企业提供拓展供应链选择。
做优“平台+消费”模式。积极培育新消费应用平台,结合国购广场、万达广场等重点商圈和旅游景点打造,基于互联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职业培训等新兴服务领域培育一批线上线下新模式,打造一批集创意设计、采购交易、展览展示、品牌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消费服务平台,推动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共享住宿、旧物交换等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
(五) 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提升龙头企业服务能级。进一步推进与平台型企业合作,逐步拓展与云平台在工业信息服务、智慧城市服务、企业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路径,发挥行业龙头对本地服务业的辐射效应。壮大外贸主体,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企业“破零行动”和外贸企业“倍增行动”,吸引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在区内布局设点。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企业的对接合作和对外业务扩展,对参与国际化业务的企业进行专项奖励,推动成立重点服务业皖南产业联盟,持续提升龙头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业务外溢能力。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建立“小升规”培育库,针对潜力企业及时入库,并开展“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培育方案,指导小微企业加快上规升级步伐。针对重点行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奖励实施针对性政策,鼓励小微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和创新创业。通过第三方机构平台,全面推动小微企业银企对接合作,积极搭建产业协作对接平台,帮助小微企业优化企业管理和市场拓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支持民营企业在培育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上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中小微企业运营能力。通过从长三角先进城市引入专业第三方产业平台的方式,提升小微企业创新园、双创示范园等各类载体的平台及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金融、融资担保、双创服务机构及平台自身要素资源,推进中小服务企业利用产业平台进行对外合作、金融支撑、人才交流,建设第三方服务超市。积极引入电商保险、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类机构,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高风险外贸地区的跨境电商探索贸易、物流的创新险种,推进中小企业运用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六) 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
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融合。通过平台化模式,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一二产的影响力,聚焦重点产业,与长三角重点产业园区运营商、知名高校、重点企业合作,打造产业平台,加强产业资源要素流通,带动自身产业金融、双创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商贸物流业与农业、工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平台模式将物运仓储环节和生产环节有机结合,形成服务流程化和一体化。鼓励聚焦推动农旅融合游、工业研学主题旅游等多模式旅游业态,推进传统旅游业向多业态模式融合发展,鼓励旅游机构与水东、洪林等乡镇及宣酒集团、宣笔厂等工业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一二产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推进食品观光工厂、乡村体验景点、工业产线参观、现代农业旅游等项目建设。
推进服务业与数字化融合。推进国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以宣州区淘宝服务中心为基础,加强与阿里巴巴等数字龙头企业的合作,推进智能卫浴、特色食品等行业电商平台构建,试点建设宣州跨境农产品数字贸易平台项目,推进智慧物流集散中心和专业化智慧冷链建设。完善旅游行业与数字化融合程度,提升智慧旅游应用服务能力,在重点景区打造智慧旅游示范点,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云旅游”模式以及AR、VR等多媒体旅游展览项目,布设智能监控、景区多媒体等基础实施项目建设,优化提供线上票务系统、刷脸入园/支付、客流数据可视化平台、多媒体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加速智慧医养服务发展,推进互联网医疗机构与现有医疗资源的融合,进一步推广禾康智慧养老模式,引入智慧医院、健康管理、智慧医养等服务板块,推进智能看护、远程探视等服务落地。推进金融业数字化发展,支持区内企业在智能金融风险防控方面开展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信息链的交叉验证,提升金融安全保护能力。推进数字教育发展,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教育融通,推进省、市、区、县各级各类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开放,进一步推进与长三角区域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七) 强化服务业品牌塑造
加强服务业地方特色品牌塑造。在商圈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医养、职业培训等行业积极引入高端品牌企业,提升地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吸引高消费人群引流,建立地方服务品牌。深入挖掘宣州儒家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慢生活文化的内涵,结合直播平台、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打造兼具宣州特色与文化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品牌,进一步鼓励并组织企业皖东南名品向长三角推介活动。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本地零售品牌和老字号品牌等,进一步强化地方企业品牌意识,鼓励服务业企业在品牌管理、形象设计、顾客服务和宣传推广等环节发力,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省级品牌评定、国际品牌认定并对通过评定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企业树立商标产权意识。
促进地方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打造。针对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双创服务、餐饮服务、医养服务、教育服务等行业,参照国家发布的标准化文件,市区共同细化服务业标准化文件,尤其重视现代物流和商贸的标准化建设,针对共同配送、标准化载具、信息数据接口和共享、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库存管理标准、多式联运标准、电商交易保障标准等方面对区内企业进行引导规范和协同治理,推进一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区市场监管局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定期对企业开展“专家巡诊”工作,扎实做好企业服务标准化跟踪服务,通过数字监管手段进行监督,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