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十四五”期间全市共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工程6项,总投资约432.87亿元。
8、着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十四五”期间,强化顶层设计、聚焦示范引领、突出内涵提升、增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整体大美、绍兴气质”的格局。
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各类空间的城市风貌标准、规范导则的编制,使得城市风貌从全局、系统上更加统筹科学并富有特色。
注重自然空间、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等多方面的整体提升,推进千年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水乡风貌带、老台门更新,整体规划、示范改造,全面推进,高层次提升古城风貌,挖掘古城价值、展现古城内涵、打造“重要窗口”中展示最靓丽的“绍兴风景”的古城风貌。
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和推广未来社区理念。古城保护利用、城市有机更新、“数字古城”建设联动发展,推进绍兴古城创建全域未来社区。全市改造和新建一批未来社区,营造多功能、复合型、亲民化社区精致生活场景,打造可感可及可体验的城乡风貌和社区场景,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色添彩。
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聚焦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宗旨,以最大限度提升居民舒适度为核心。贯彻宣传先行、充分调研、群众参与、因地制宜、面里兼修、建管并举,将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为聚民心、赢口碑、得实惠、有长效的实事惠民生工程。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融入未来社区理念,实现“一次改到位”。
推进城市街道、背街小巷的整治,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临街建筑物外立面,街景空间的立体化综合提升。推进户外广告、公用设施的美化优化,强化规范设置,统筹管护、全面考核,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品味,展示城市形象。推进重点地区夜景灯光建设提升、路灯照明节能和精细管理,丰富夜景层次,提升城市品位。
重大工程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程
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重点推进古城焕新、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创建。
绍兴古城围绕“一城三故里”空间布局,推进“古城项目群”建设,重点实施越子城整体开发建设项目、鲁迅故里综合保护工程、阳明故里整体开发建设项目、书圣故里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等;各县市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更新、古城保护、老城焕新,重点实施柴场弄地块更新改造工程、沥海镇古城保护工程、柯桥区鲁镇二期工程、柯桥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项目、上虞区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工程、诸暨市花园岭暨阳印记改造工程、新昌县里江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项目等,全面提升绍兴特色城市历史风貌。“十四五”期间,古城焕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92亿。
绍兴市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列入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持之以恒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质扩面。持续推进越城薛渎社区、外滩社区、沧海社区,柯桥福全金三角社区、大渡社区,上虞鸿雁社区、南丰社区,诸暨袁家社区、嵊州白莲堂社区、新昌新民社区10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城市未来社区样板工程。“十四五”期间,未来社区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94亿。
全市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对2000年之前建成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积极融入未来社区理念,实现“一次改到位”。“十四五”期间综合改造提升266个老旧小区,打造100个示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约51.6亿。
围绕美丽城镇建设“五美”要求,全市80个乡镇(街道)全部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其中25个以上乡镇(街道)达到美丽城镇要求。
五、保障措施
未来五年,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面临困难挑战多、社会关注度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提高统筹推进能力,确保完成各项规划任务,顺利实现规划目标。
(一)强化要素保障
夯实人、财、地、产等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非经营性、公益性的市政公用项目的投入,加大政银合作、外资合作,推进各地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鼓励合规的社会资金参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对基础设施行业非经营性项目所需费用、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和必要的改革成本,政府予以补贴。修订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定额,确保养护经费对存量市政公用设施的足额到位,并结合管理标准的提高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增加养护经费的补助。重视建设事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专业人才上挂下派。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建设用地选址工作,对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满足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确保用地建设不受阻碍。严格集约节约用地,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统筹,推进空闲地、闲置地和废弃土地盘活利用。
(二)加强协调衔接
进一步加强区域间、行业间的统筹协调,促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提升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
区域统筹。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杭绍甬协同发展要求,统筹市内与市外,统筹老城区、滨海新城,统筹城市与乡村,统筹区域各功能组团,加强基础设施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衔接,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基础设施功能体系,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供需协调。推进交通需求管控、用水总量控制等需求侧管理,推动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效率,实现供给和需求两端共同发力,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
(三)深化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创造市场化条件,创新市场化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创新市场化模式。探索推广ABO、PPP等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建设管理效率。推动完善铁路场站、轨道站点等土地综合开发政策。研究探索流域综合治理采取“区域一体、分区授权、考核付费”等模式,创造市场化条件。
优化政府投入方式。政府资金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投入,充分发挥引导、放大作用。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创造市场化条件,引导重点区域、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用于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投资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推动设立城际铁路等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发行外债,引导资金投向国家鼓励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
完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资源、促进疏解及社会可承受的原则,及时调整完善收费及价格,理顺上下游价格机制。建立投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运营需求。实行区域差别化定价,通过价格差异引导产业有序疏解和调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