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融入重大发展战略
坚持合作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优化国资国企发展新格局。
1.畅通经济循环,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有机衔接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坚持特色化、一体化和国际化发展,打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增强投资效益,助推“一带一轴”与“两翼齐飞”建设,围绕“两新一重”发掘投资重大优质项目,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扩大投资收益。提升消费潜力,助力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培育新消费热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通过打造网红直播、乐游小程序等宣传长兴景区的业态,打造长兴研学教育交流平台,研发旅游精品课程,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优化外向型经济,协同打造纺织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外贸经营主体和产业群,积极布局建设海外运营中心、海外仓等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2.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搭建区域协作新平台。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参与长三角协同联动创新,高质量参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建设,着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新长铁路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推进省级物流示范县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完善高效畅通的物流设施体系,加快形成覆盖全域、层级功能分明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进一步发展跨界融合的物流创新业态,积极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助力构建长三角省际区域物流中心。拓展长三角区域合作关系,开展文旅项目的代建、管理服务。探索在长三角大型城市设立“飞地”科创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中心。强化项目信息互通,共建科技创新孵化协同中心。强化技术联保,共建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协同中心。
3.贯彻落实全县战略,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贯彻落实工业立县、创新强县、开放活县、生态优县、文化兴县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构建形成扎根长兴、内外联动的“1+4+2”现代制造业特色产业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助推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工程,加大国企创新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国企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接沪融杭、联通苏皖”战略合作,开创更高水平开放新局面;依托区域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协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知名度的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民生服务基础设施,有序推进绿地系统建设,完善市政公用体系。
四、主要任务举措
(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1.提升国企创新能力。发挥国企资金、规模优势,通过政企合作、产业联盟、产学研融合等方式,引领技术创新,推动制造工艺、装备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努力形成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型组织建设,通过内部组织结构优化、设立创新管理部门、打造专业创新团队和平台、重视日常渐进性创新等方式,持续激活内部创新动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依托核心业务,聚焦新业态,抢占新领域,加强资本运作,积极迈向产业链高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形成激励探索、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企业创新文化。
2.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生态体系。探索全方位、全领域的人才机制创新,引导组建创新人才基金,建设人才公寓,提升长兴人才竞争吸引力,有效承接上海、杭州等地溢出的优势产业、科技人才。构建科创产业投资体系,积极引进或组建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等各类投资主体,支持金控集团发展创投、担保、小贷、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的融资渠道及金融服务。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与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省科技大市场合作,推进线上线下技术交易,积极支持产业基金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企一策”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竞争类企业原则上应全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积极引入战略性投资者,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探索非国有股东持股机制和骨干员工持股机制,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
2.积极进军资本市场。主动对接资本市场,促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积极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整合核心业务资产,挖掘和培育上市资源。坚持分类分层,建立“储备、培育、改制、申报、上市”的梯队培育机制,开展分层次对后备企业的上市培训。全面实施企业股改工程,以境内上市为主、境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为辅,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并重。加强与本地上市公司、省内外国企集团、民营企业等其他主体之间的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上市步伐,力争完成下属子公司成功上市1家以上。充分发挥集团资本运作优势,发行公司债、永续债(票据)等融资品种,探索境外发债等融资新渠道。
3.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集团级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数据融合分析与共享交换机制。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产品与服务策划、实施和优化过程的数字化水平,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推进智慧办公、智慧园区等建设,加快建设推广共享服务中心,加强智能现场建设,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规模化集成应用,实现作业现场全要素、全过程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决策。加快建设数字营销网络,实现用户需求的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整合服务渠道,建设敏捷响应的用户服务体系,实现从订单到交付全流程的按需、精准服务,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响应能力。加强跨界合作创新,培育供应链金融、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
(三)健全市场经营机制,提高国企治理能力
1.全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事项跟踪落实机制。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的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和对外披露制度、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以及后评估制度、年度和任期考核制度等相关议事规则,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扩宽外部董事来源。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依法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依法优化完善县属国有企业监事会体制机制,加大对监事会工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监事会全过程监督作用,强化监事会监督成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