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象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

  3.引导建材产业发展。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行业产业,不断提高墙材企业和散装水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推动建材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墙材产品转型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实力,提高制砖、回填、复绿等应用比例。至2025年,新增预拌混凝土企业2家,总产能达450万立方米/年,形成4家总产为200万吨/年生产规模的机制砂生产企业、 10家总产为400万吨/年的天然砂净化示范加工企业,建成3家“二干一湿”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8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力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4.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育和发展一批资产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的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龙头企业。引导行业抱团合作,促进施工企业与设计、制造、咨询等产业链企业合作、互补,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和发展能力。扶持建筑劳务企业发展,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长效机制。鼓励争创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宁波市“甬江建设杯”优质工程奖等省市级优质工程项目。至2025年,年产值超100亿建筑业企业达到3家。

  (六)加强城市信息建设,造数字智慧之城

  1.积极打造“智慧象山”。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完善5G网络布局,推动5G网络建设项目。到2021年,实现城区、重点镇乡5G信号全覆盖。到2022 年,实现普通镇乡及以上区域 5G 信号全覆盖。实施“千兆宽带”入乡进村,推动宽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速率提升。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构建政务电子地图与公众电子地图,探索完善地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创新数字城管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形成以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管理工作机制。深化“三网”融合,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扶持“三网”融合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2.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以智慧灯杆建设为重点,把传统道路升级成“可感知、有思维、泛连接、云统筹”的全要素一体化城区道路感知服务空间,实现道路空间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推广智慧养管设施在新建基础设施上的应用,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控、智能化养护和智能化监管,降低养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推广智慧汽车基础设施,推广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城市道路设施部署,推进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防汛排涝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七)严控生产事故风险,筑新型安全之城

  1.积极打造“平安象山”。紧紧围绕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完善城市人民防空体系,深化优化人防核心指挥体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以规划为指导,建设人民防空的坚强壁垒。提升创新理念、服务理念,坚守本心,更便捷地为人民服务。

  2.推动消防安全整治。密切结合老城区改造,通过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积极改善老城区消防条件,使城市的消防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城市的防灾抗毁能力和大众消防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给城市造成的损失。全面完成县域消防设施设备维修改造,以建筑施工、房屋使用、城镇燃气等领域为重点,加大检查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消防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重点推进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整治,引导业主自觉缴纳维修资金,持续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外逃瓶”行为打击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3.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城镇危房解危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在册危房解危。强化农村房屋动态巡查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治理即时限时救助。积极开展联动执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装修行为的打击力度。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预防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培训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抓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落实“三个一”工作措施,加强对建设工程领域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开展动态隐患排除治理。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餐饮场所安全用气的检查执法力度,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五、重点工程

  (一)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工程

  1.城市有机更新。以“拆、改、提”为更新手段,对建设路以北区块,通过棚改进行“拆一块”,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推进后续棚改项目,打造品质之城和文旅新区。对建设路以南、象山港路以北区块,通过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进行“改一块”,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通过拆除重建、拆整结合、综合整治等三种方式,到2022年,完成拆除重建自然村4个、拆整结合4个、综合整治改造25个,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对象山港路以南区域,通过完善市政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社区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提一块”。至2025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4个,新增改造社区绿地2.2公顷、小区环境卫生设施20座,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把城中村打造成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

  2.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城西区块、旧城区块、人民广场区块、南部新城区块、东谷湖区块、大目湾区块、松兰山入口区块等7个重点区块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探索XOD开发模式,重点将人民广场区块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建设投用象山万达广场周边、桂语江南等一批精品住宅、文旅商业体。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河道景观、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成环城西路、来薰路、殷夫路等11条道路,拓宽、疏浚河道5.9公里,新建桥梁21座,投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场1处,建成静脉产业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工程与县图书馆迁建工程,新建政实小学、大目湾新城学校、象山影视学院、塔山教育培训中心等教育类基础服务设施,新建城南菜场,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

  3.城市商业打造提升。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功能定位,引导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形成“155X”商业体系。培育文化演艺、体育健身、旅游观光、餐饮服务、购物展销等五大夜市消费产业,适时打造20余个生活中心,形成一批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带动辐射功能的生活中心。

  (二)城市公共品质提升工程

  1.中心城区品质提升。重点提升城区内部主轴沿线形象,整治中心城区主轴环境,即靖南路、象山港路、滨海大道、政实路、殷夫路五条东西向主干道,巨鹰路、天安路、新丰路、海山路、迎恩路五条南北向主干道。制定新一轮主干道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对象山港路(迎恩路至西溪路)、天安路(府前广场至银波路)、巨鹰路(塔山路至三联农庄)、新丰路(西街至滨海大道)等4条主干道进行改造,并逐步对中心城区19条主次干道进行优化提升。合理布局地面、地下和立体车库,中心城区新建公共停车位750个以上,配建专用停车位10000个。整治沿线建筑立面、提炼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商业街区氛围等方式,综合提升主干道沿线公共空间环境,塑造具有滨海城市特色的主轴形象。高标准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家具有机更新、道路有机更新和路域环境整治、灯光照明改造提升、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等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项目。大力优化河道公共空间,建成投用东大河二期工程,启动西大河综合整治,谋划南大河下游拓建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