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治与安全管理工程
1.提升交通法治能力
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十四五”期,继续强化制度创新,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交通运输执法标准化建设,为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行业监督和评议考核,构建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行业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相关配套奖惩制度。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交通行业管理清单制度。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强化执法管理标准建设。统一上路执法的推进力度,推行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新模式,全面开展规范执法、提升服务活动,加强交通运输执法标准化建设。
2.强化安全应急管理
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监管规范化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抓手,重点推进“平安公路、平安航道、平安车船、平安港站、平安工地”建设,切实增强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1)深化“平安交通”建设
——平安公路建设。以控制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风险和公路管理养护责任风险为核心,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打造“平安示范公路”。“十四五”期间,全面完善淮安区普通国省道集镇路段机非隔离设施,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影响。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的投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运营水平。
——平安航道建设。推动航道船闸安全生产标准建设,规范航道临河、跨河、过河建筑物,按照《江苏省内河航标实施细则》等进行航标养护。
——平安港口建设。加强港口码头设施安保评估和安保设施符合证书的年度核验。完善内河安全监管设施建设。
(2)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建立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组织体系,完善涵盖公路、水路、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系统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各类应急救援之间的协作联动。
(三)智慧与绿色发展工程
1.提高智慧服务水平
面向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重点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打造智能城市公交,建设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工程;提升城乡客运信息服务,加强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二是建立货运与物流信息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多式联运信息化水平。三是推进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形成覆盖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测体系、覆盖重点载运工具的监测体系和交通运输运行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面向管理的政务信息化方面,制定移动应用标准规范,建立涵盖日常办公、审批、执法、监管、查询等功能的移动应用平台。开展交通数据的计算分析,实现行业管理由事前许可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省公路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和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在我区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与省信用信息系统的对接。
2.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着力提升绿色发展管理能力,推进结构性、管理性、技术性节能减排,加强行业环保监管,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推动绿色生态的公路、铁路、港口码头、航道等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一是推进低碳交通建设。绿色公路方面重点推广交通建设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大力推进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绿色港口重点开展港口码头油气回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港区堆场等LED灯新建及改造,以及电力驱动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皮带机运输机智能节电系统应用、装卸机械应用天然气、地源热泵能源站、LED照明、光伏发电及风光互补照明工程等;绿色装备方面在道路客货运输、港口机械、船舶等领域推进清洁能源装备应用,重点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清洁能源船舶试点,促进混合动力、纯电动等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与LNG 船舶的推广应用。
二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统筹利用。统筹港口岸线资源的有序开发,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提高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继续利用或再利用废旧材料的比例,大力开展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港口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工程。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立高层协调机制,以指导、推动解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加强与淮安下辖各县区以及周边城市跨区域协调合作,在交通规划、设施衔接、建设推进、运输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强沟通对接。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强化与区域、专项等规划的衔接。
二、加强规划引领
根据重点任务,可从加强规划指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角度,制定工作措施,指导淮安区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考虑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公路网规划体系。在国省公路网系统框架下,完成淮安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工作,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权责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系统。同时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突出重点、体现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并建设完备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
二是抓住内河水运发展的历史机遇。有序安排高等级航道建设项目,按照规模化、专业化要求做好内河航道网规划。
三是进一步完善内河港口规划,对内河水运港口布局规划进行局部优化和完善,做好新港区的规划,根据港口发展要求合理安排航道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