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动电子商务示范镇村建设。创建省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2个,推进农产品电商“一村一品一店”建设,推动全区名优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面80%以上,网上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2021-2025 4000
12 农业装备与设施提升工程 1.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和质量。
2.推广适合设施蔬菜生产的农业机械。
3.围绕水产养殖等领域,示范推广增氧机械、投饵机械、清淤机械、加工机械。
4.肉鸭养殖上,重点围绕饲料加工、安全饮水、粪便处理、环境控制等环节,示范推广饲料粉碎、粪便处理、自动孵化、环境净化等机械。 2021-2025 15000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建立专班,构建组织领导保障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研究确定重大事项,形成全区一盘棋设计,统一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分步实施,增强可操作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乡镇、街道认真抓好落实,形成建设合力,围绕目标任务一体化运行。按照上级统一规定和要求,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制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一条龙实施工作体系。建立实施年度报告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投入,构建财政支持保障
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使财政投入与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每年用于农业的各级财政投入不少于20亿元。全面落实中央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管理规定,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收益、政府债券等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加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结合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发展贡献的情况,合理制定规划期内使用计划。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防治财政支农资金被非法挪用,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额的稳定增长。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的要求,逐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向多样化、技术服务社会化、项目管理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建设项目储备库。县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配套设施建设、产业链条延伸等重点领域。鼓励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持各类人才建设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情趣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集群发展;支持农业品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
三、系统推进,构建农业用地保障
保障示范区项目建设用地。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单列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支持“三乡工程”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项目选址、征地报批、用地审批等服务,对示范区项目所需各类农业生产设施、附属及配套设施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实行县级备案,不需要办理转用审批手续。放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经批准,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允许村集体利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招商引资,建设标准厂房等经营性资产。稳妥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支持各类人才、资本以租赁、合作方式,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发展休闲创意、养老养生、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宅基地。
四、创新体制,构建金融服务保障
强化金融资本保障。加大银政、银农、银企信息的互联互通,拓宽延伸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对接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公共设施、扶贫攻坚、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等中长期信贷的投放力度;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在镇村进一步增设服务网点,向上争取业务权限,确保涉农贷款逐年增加;督促县农商银行、汉源村镇银行、农村小贷公司等地方法人机构继续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切实提高农业信贷普及性。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江苏省农业担保沛县分公司做大做强,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强化农业保险支农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面。推动保险模式创新。鼓励、支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小额人身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等业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坚持规划管控、市场放开,以农业园区和特色乡村等为主要载体,积极引导工商资本、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新建、重组、入股农业企业等方式进入“三农”领域。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五、智力开发,构建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