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贯彻党把方向、谋全局、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要求,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教育领导体制,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高质量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园)长负责制,强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构建职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转高效、作用到位的新时代中小学校治理体系,形成落实党的领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保障海淀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巩固深化党内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活力党建”工程,推出30个“叫得响”“立得住”的教育党建品牌,建立海淀红色学校党建联盟运行机制,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传承海淀教育红色基因。加强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实施“两新”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增强群团工作政治性,深化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筑牢学生信仰根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立健全教育领域风险防控与责任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细,持续纠正“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扎实开展党建督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二)坚持“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际获得,完善系统衔接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系统衔接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完善德育一体化实施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施一体化德育课程,提高思政课质量,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打造精品学科德育课程。发挥党团队综合育人优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海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中关村精神,以海淀改革发展之路为生动案例,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区域、学区、学校三级共育组织机构,强化专家、专业师资、家长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提高家校共育专业水平,家长学校建立比例达100%。规范家长委员会运行,建立达标制度,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校外活动,以及支持学校建设、德育工作和校园安全保障。完善家校共育网络,实现家校共育多元化,高标准开展25次家庭教育大讲堂和15次家庭教育专场活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创新课程形式,推进课程多样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科学把握认知规律,扎实上好每一堂课。发挥行政统筹、教研支撑、科研引领的机制优势,推动“大教研”海淀范式3.0建设,提升学校课程方案质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运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开展项目学习、融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改进。推进远程教学、双师教学和融合教学,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加强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统筹海淀区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开展多类型的合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和体育工作。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背景,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理念,加强生命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服务,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下大力气完善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纳入考评体系,织牢织密中小学身心健康守护网,提高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守护每一名学生的阳光健康成长。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设计,丰富教学资源,注重学段衔接,推动校园足球、冰雪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特色体育项目出成效、见成果,涵养阳光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借助科技手段,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完善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建立日常与竞赛相结合、体育锻炼与掌握知识相促进、体质监测和专项测试相参考的考查机制,大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运动能力。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深化凝练海淀美育理念,推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制定落实学校美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改进美育教学,丰富美育实践,实施成果展演,实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艺术展演“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完善学校美育评价体系,构建面向人人、特色鲜明的海淀美育体系。规范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大力开展美育教学与交流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海淀美育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全区学校美育水平。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为载体,将劳动教育贯通各学段,创新校内劳动实践,开设“五育”融合育人的劳动教育课程,确保劳动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建立具有海淀特色的科技融合型劳动教育模式。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劳动实践教室和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立50个区级劳动实践基地,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建立区级劳动实践中心,形成“50+1”工作模式,形成统一部署、各具特色的区级劳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结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